工部侍郎 工部侍郎官名。掌管营造工程事项。汉代有民曹,隋代始设立工部,历代相沿,为封建时代中央官制六部之一。工部长官为尚书,副长官为侍郎。此为杂有后起官制。 ☚ 宗潢 韬晦之计 ☛ 工部侍郎 工部侍郎官名。工部佐官。佐尚书掌工部政令。(见: 工部郎中) ☚ 工部尚书 工部郎中 ☛ 工部侍郎官名。隋始置,为工部尚书的副职。唐制工部侍郎正四品下,宋升为从三品,金元仍为正四品,明升为正三品,清又升为正二品。员额唐宋金均为一人,元为二人,明左右侍郎各一人,清左右侍郎满汉各一人,以满汉右侍郎兼管工部钱法堂事务。 工部侍郎阶官名、职事官名。
职源尚书省工部工部司(曹)之名始于隋、定于唐(《隋书·百官志》下、《新唐书· 百官志》1《工部》)。
职掌❶宋前期无职事(《历代名臣奏议》卷160《知制诰胡宿上奏》)。 ❷元丰新制,佐尚书、侍郎,按程式,把制作、修造、计划、采伐材物等事分工授予有关司局(《宋史·职官志》3《工部·郎中、员外郎》)。
工部侍郎文阶名。北宋前期京朝官本官阶。元丰三年九月新订《元丰寄禄格》,以阶易官,其官易为正议大夫阶。给事中、太子宾客转工部侍郎,工部侍郎转刑部侍郎,两府(中书、枢密院)执政带工部侍郎阶转户部侍郎,宰相带工部侍郎阶转兵部侍郎(资料出处参“大理评事”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