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逼上梁山;铤而走险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同义成语 > 逼上梁山;铤而走险 【逼上梁山】bī shànɡ liánɡ shān 《水浒传》中有林冲等人为官府所逼迫,上梁山造反的故事。后用来比喻被迫进行反抗或不得不做某事。(逼:逼迫。)〈例〉那时我学织毛衣是逼上梁山,如果自己不动手,就没有毛衣穿。 【铤而走险】 tǐnɡ ér zǒu xiǎn 形容无路可走而采取冒险行动。(铤:快走的样子。走险:奔赴险处。)〈例〉眼见这么大的利润,他不惜铤而走险,干上了走私的勾当。 辨析 都有被逼得走投无路而冒险、反抗的意思;都常作谓语、宾语、定语。 “逼上梁山”是比喻性成语;着重于反抗或迫不得已而有所为;多指正义的行动,或由于某种客观原因促使自己不得不做,适用范围较窄;常用于被动句中。“铤而走险”是直陈性成语;着重于冒险;可以指正义的、好的行动,也可以指不好的、邪恶的行动,适用范围较宽。 提示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同义成语 > 逼上梁山;铤而走险 异 逼上梁山 梁山:在今山东省梁山、郓城等县间。古典小说《水浒传》中有林冲等人为官府所迫,上梁山造反的情节,后衍变出成语“逼上梁山”。比喻被迫进行反抗,多指正义的反抗行动。亦比喻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做某件事。常用于被动句中。 例 可以说差不多的人都是被逼上梁山的。人们要是能够活下去,谁肯跟着别人造反?(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八章)素无“积蓄”,两手空空,逼上梁山,只得赤膊上阵,边学边教。(曹靖华 《飞花集 · 智慧花开灿如锦》) 铤而走险 铤:快走的样子。走险:奔赴险处。指因无路可走而采取冒险行动。可以指正义的、好的行动,也可以指不好的、邪恶的行动。多用于主动句式中,有时还可用于兼语式中。 例 许多生活不下去的劳苦大众,不得不铤而走险做盗匪。(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五章)当时,铤而走险的自然大有人在,有觉悟的,走上了革命的道路,盲目行动的,变成了土匪。(秦牧《中国人的足迹》一) 同 都有因无路可走而被迫去冒险的意思。都常作谓语,有时亦作定语。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