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节能减排
为取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通过技术进步、技术创新等手段降低电力、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建材、煤炭等行业的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的重要阶段。面对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大力推进工业节能减排,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深刻把握我国工业化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而做出的战略决策,是长期、艰巨而繁重的战略任务,也是工业和信息化部肩负的重任。
工业节能减排的措施有:
❶通过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实施,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遏制 “两高” 行业过快增长。用信息化等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建立并实施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环保评估和审查制度,遏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盲目发展,加强源头控制。充分利用市场需求减缓的有利时机,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禁止落后生产能力异地转移,将落后产能和设备彻底淘汰出局。
❷通过技术标准和产业政策,加强重点行业节能减排分类指导和准入管理,狠抓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节能降耗和减排治污。制定发布重点行业和中小企业节能减排指导意见,组织开展钢铁、有色、化工、建材、机械等重点用能行业、企业能效水平对标活动,培育一批行业先进典型。
❸通过企业技术改造,支持一批节能减排项目建设,鼓励企业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提高节能减排技术和管理水平。加快研发和推广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推动高用能行业技术进步和企业节能减排技术改造。用好技术改造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企业节能降耗、减排治污,开展源头治理、过程控制。制定发布 《重点行业节能减排先进适用技术目录》 和 《重点工序节能技术政策》,编制 《重点节能技术推广专项规划》。
❹通过创新发展,促进循环经济模式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鼓励各地根据资源环境条件、产业发展状况,研究制定地区发展循环经济方案,在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重视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根据产业发展布局和结构调整要求,通过工业园区等有效方式,实施产业集聚,最大限度提高能源资源和土地的利用效率。
❺加快推行清洁生产,积极推行资源综合利用,切实加强工业“三废” 污染防治。加强工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编制工业先进适用清洁生产技术指南,制定清洁生产水平评价标准编制通则。抓紧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工业治污,把减排和治污紧密结合,标本兼治。控制污染源,实现少减排、零排放。继续推进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制定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重点管理目录,开展电子产品污染控制自愿性认证,开展废旧家电回收与综合利用。
❻加强节能减排宣传、教育,通过表彰奖励先进、加强监督,全面提高从业人员节能减排意识,落实岗位本职工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广泛开展以 “节能减排” 为主旨的宣传教育活动,普及节能、降耗、环保知识,积极倡导节约型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