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污染
工业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废气、废水和固体排放物对环境的污染。工业污染的主要特点为: 污染物浓度大、成分复杂、毒性强、不易净化处理、有颜色或异味、污染物的排放量和性质变化大、稳定性差。工业污染主要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污染和噪声污染。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为烟尘和二氧化硫,此外还有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大气污染能引起呼吸系统疾病,污染物的浓度一般很低,这些低浓度的污染物长期持续地进入人体会造成慢性中毒。水体中的汞经微生物的作用,能够转化成毒性更大的甲基汞,富集在鱼、虾体内,人若长期食用了这些食物就会危害中枢神经系统,会引起痉挛、麻痹、语言和听力发生障碍,甚至死亡。一些污染物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大量积聚的过程,这些污染物的特点是化学性质稳定而不易分解,在生物体内积累不易排出,生物的富集作用随食物链的延长而不断加强。工业生产中的高炉渣、钢渣等固体废弃物会对大气、土壤、水体造成严重污染,导致蚊蝇孳生、细菌繁殖,使疾病迅速传播,危害人体健康。噪声污染对人、动物、仪器仪表以及建筑物均会构成危害,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噪声的频率、强度及暴露时间。对听力造成损伤,诱发多种疾病。
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工业污染的内在根本原因,工业污染独立于市场机制之外,单凭市场机制无法对产生污染的企业给予惩罚。工业污染与利益受损者具有相关性,同时工业污染不能完全消除,只能限制。加之人们在经济增长和工业污染两者中,普遍偏向经济增长而忽视工业污染,没有意识到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和人们生存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基础。
控制工业污染的对策主要有五个方面:
❶优化工业产业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工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利于防止和控制污染的排放量。坚定地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走新型的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安全有保障、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发展道路,努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形成一批具有较高资源生产率、较低污染排放率的清洁生产企业。
❷提升工业生产活动的整体技术水平。通过开发和应用低废无废技术和资源的可再生利用,把生产工艺和防治措施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工业污染物消除在工艺过程中,解决工业污染问题。
❸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环境管理制度,增强环境执法能力。通过环境法律的制定和修改,加强环境责任制及对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强化依法行政意识,加大环境执法监督力度,强化环境执法,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对违反国家产业政策的污染项目,对不执行环境影响评价、违反 “三同时”、不正常运转治理设施、偷排或超标排放污染物、不遵守排污许可证规定、污染饮用水源、在自然保护区内违法开发建设等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予以重点打击。
❹推进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制定清洁生产的激励政策。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废弃物产生量,从源头上减少污染,实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综合效益。
❺加大宣传教育,强化公众参与机制。政府要发挥引导作用,建立公众参与交流的平台,通过实行环境信息公开,建立环境听证会、环境公益诉讼等一系列法规,加强人民的监督机制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