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修边幅
[结构] 动宾式。 [释义] 原指不拘泥于生活小节。后多形容不注意容貌、衣著的整洁。 修:修饰。 边幅:布帛的边缘;比喻仪容、衣著。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传》:“天下雄雌未定,公孙不吐哺走迎国士,与图成败,反修饰边幅,如偶人形。”颜之推《颜氏家训·序致》:“颇为凡人之所陶染,肆欲轻言,不修边幅。” [功能、例句] ❶ 作谓语。李泓冰《他们的未来不是梦》:“走在前面的年长者蓄著蓬松的头发,不修边幅,像个搞艺术的,很少有人料到这是一位思路缜密的数学家。” ❷ 作定语。欧阳山《苦斗》:“如果他只是一个不修边幅的文人,自然不会有这么大的吸引力,但他却是一个大文学家。” [附条] ❶ “不饰边幅”。唐·权德舆《送张校书归湖南序》。 ❷ “边幅不修”。清·黄小配《洪秀全演义》三回。 [同义] 蓬头垢面 不衫不履 不拘小节 [反义] 衣冠楚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