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诏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诏书zhàoshū

〈名〉皇帝发布的命令或文告:宣读诏书│一道诏书。

古代名物 > 朝制類 > 文告契據部 > 詔誥 > 詔書
詔書  zhàoshū

單稱“詔”。古代帝王之文告。先秦凡上級所頒發者皆可稱之,自秦始皇方爲帝王所專用。秦漢多書於詔板,封以紫泥,上鈐璽印。晉用青紙紫泥。其後多用白麻紙,因易爲蟲蛀,故唐以來又改用黄麻紙。《史記·秦始皇本紀》:“臣等昧死上尊號,王曰‘秦皇’,命爲‘制’,令爲‘詔’。”裴駰集解引蔡邕曰:“制書,帝者制度之命也,其文曰‘制’。詔,詔書也。”《漢書·王吉傳》:“詔書每下,民欣然若更生。”三國魏·曹植《應詔》詩:“嘉詔未賜,朝覲莫從。”《清史稿·職官志一》:“大學士掌鈞國政贊詔命釐憲典議大禮大政。”

诏书【同义】总目录


圣诏山东诏丽册银诏诏书麻

诏书zhào shū

〖名词〗
皇帝的命令和文告(2)。《陈情表》:诏书特下。——诏书特地下达。《陈情表》:诏书切峻。——诏书言辞急切、严厉。

诏书

皇帝发布的命令。《史记·儒林列传》:“臣谨案~律令下者,明天人分际,通古今之义。”

诏书

诏书

诏(诏旨;诏板;诏版;诏命;诏策;诏敕;诏黄;诏卷;诏函;诏草;诏纸;诏制;诏音;诏勑;诏纶;诏告;诏号;诏检;诏谕;诏言;诏凤;凰诏;龙诏;凤诏;尺诏;飞诏;青诏;命诏;玺诏;凤尾诏;凤凰诏;黄素诏) 敕(敕文;敕命;敕书;敕封;敕令;敕谕;~教;~赠;制敕;黄敕;命敕;宣~;奉~) 旨(旨意;冲旨;圣旨;龙旨;睿旨;符旨;敕旨;意旨;听~;传~) 制(制书;制诏;诏制) 谕(谕旨;上谕) 板(一尺板) 纶(纶旨;纶书;纶册;纶诰;纶言;纶音;丝纶) 诰(诰命;紫诰;制诰;命诰) 麻(黄麻) 进止 宝命 圣命 大命 训命 黼命 王命 蹄书 简记 丹书 玺书 命书 尺书 凤书 天语 紫泥 紫书 辉音 兰检 黄符 黄卷 黄素 龙讼 龙函 龙纶 龙吟 龙綍 言丝 言綍 鹤头(鹤头书) 涣汗 涣命 涣号 尺一(尺一诏;尺一牍;尺一书;尺一板)
诏书的美称:丽册 显命
诏书的敬称:温纶
诰命的敬称:鸿诰
对帝王将相命令的敬称:钧旨
帝王的命令:敕教 敕画 敕黄 敕谕
帝王的诏书:德音 天书
帝王的诏书、命令:敕(敕令;敕命)
帝后命令、文告的总称:诏令 纶綍
皇帝的诏令:凤綍 凤诏
帝王的诏命:告命
第一道诏令:令甲
帝王有所赐予的诏书:锡命
帝王对宫中妇女发布的命令:阴令
诏书和檄文:诏檄
诏书和奏疏:诏疏
诏书的末尾:麻尾
(皇帝颁布的命令:诏书)

另见:皇帝 颁发 命令1

☚ 诏书   各种诏书 ☛

各种文体

各种文体

记叙文:记(记录;~要;游记;杂~;笔记;记载文) 传(传记;传略;记传) 谱(年~;家~) 纪(纪行;本~) 志(~书;方~;墓~)
议论文:论(~文;论议;~辩;史~;策~;社~;专~;评~) 评(史~;时~) 颂(~歌) 说(师~;~理文)
说明文:故(鲁~;韩~) 解(~嘲) 训(~诂) 注(~疏;~解;传~;小~) 序(~言;大~) 跋(~记;题 ~) 叙 绪
议论说明类文章的总称:论说(论说文)
应用文:书(诏~;制~;玺~;文~) 折(奏~) 典 训 谟 诰 诏 谕 奏 章(奏~) 表(陈情~)笺 启 批 剌 照 禀 移 劄命 誓 令 敕 制 教 牒(家~) 关(~文) 檄(羽~) 帖(军~;府~) 诔(~文) 函 书 信 箴
文体名,墓表的一种:灵表
散文:小品 杂文 杂感 杂记 笔记 笔谈 笔录 漫笔 速写 特写 拾零 剪影 掠影 一瞥 通讯 平文
一种灵活随便的文体或笔记:随笔
有节奏韵律的文体:韵文
韵文的几种形式:辞(楚~) 诗 骚(~体;离~;楚~) 曲(~牌;词~;元~;散~;套~)
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赋(辞~;汉~;魏~)
用于教化讽谕的赋:风赋

另见:文采 文风

☚ 文体   体裁 ☛

诏书/各种诏书/封赠的诏书

☚ 指示2   诏书 ☛

诏书zhào shū

帝王的文告。蔡邕《独断》:“汉天子正号曰皇帝。……其命令:一曰策书,二曰制书,三曰~~,四曰戒书。”

诏书

即诏令,皇帝颁布的命令。源于《尚书》的誓诰,意为告知,如《韩非子·初见秦》篇:“土地广而兵强,战胜功取,诏令天下。”秦始皇登上帝位后,将其规定为皇帝的专用文体: “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史记·秦始皇本纪》)汉承秦制,《汉制度》曰:“帝之下书有四:一曰策书,二曰制书,三曰诏书,四曰诫敕。……诏书者,诏,告也,其文曰告某官云(云),如故事。”(《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又据《旧唐书·百官志》称:“文书诏令,则中书舍人掌之。”但唐代所规定的皇帝命书中,只有册、制、敕、三种,尚无诏。宋规定“命令之体”有七种:“曰诏书,赐待制、大卿监、中大夫、观察使以上,则用之。”(《宋史·职官志》一)明朝的诏书,“凡上之达下,曰诏”,(《明史·职官志》一)至清仍沿用,《大清会典·内阁》规定:“凡纶音下达者,曰制、曰诏、曰诰、曰敕,皆拟其式而进焉。凡大典示百寮,则有制辞。大政事,布告臣民,垂示彝宪,则有诏、有诰。”至此,诏书已发展为多种形式,如诏旨、诏敕、诏条、诏策、诏谕等。

诏书

诏书

封建皇帝的命令文告。先秦时期,凡上级给下级的命令文告皆可称为诏书,秦汉王朝以后,专指帝王的文书命令。诏书又依皇帝旨意内容分为几种,如汉代蔡邕的 《独断·上》辨析: “诏书者,诏告也。有三品: 其文曰告某官某,如故事,是为诏书。群臣有所奏请,尚书令奏之,下有司曰‘制’; 天子答之曰可,若下某官云云,亦曰诏书。群臣有所奏请,无尚书令奏制之字,则答曰已奏,如书本官下所当至,亦曰诏。” 大致讲出了隋唐以前的诏书性质。

☚ 覃恩   诏黄 ☛
诏书

诏书

诏令的别称。《史记·秦始皇本纪》:“命为‘制’,令为‘诏’。”汉蔡邕《独断》:“汉天子正号曰皇帝……其命令,一曰策书,二曰制书,三曰诏书,四曰戒书。”又说:“诏书者,诏告也。”秦汉以降,历朝列代,凡有大政事、大典礼,皇帝布告臣民者概称诏书;皇帝批答臣工的奏请或对臣下的训示等,亦一律称作诏书。

☚ 诏令   表扬信 ☛

诏书zhao shu

imperial edict

诏书

imperial edict

诏书

皇帝颁布的命令文告。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1:5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