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川楚陕白莲教大起义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川楚陕白莲教大起义

清代中叶的农民大起义。参加起义的有川、楚、陕三省交界处的流民、棚民、长江盐户、四川的啯噜子以及各地贫苦农民。其组织形式是白莲教秘密结社,今人因称 “白莲教起义”。乾隆 (1736年~1795年) 后期土地高度集中,阶级矛盾空前尖锐。嘉庆元年 (1796年)正月,今湖北枝江宜都、竹山、保康等地白莲教组织首先发难。四月,王聪儿、姚之富等也在襄阳发动起义。九月,四川达州 (治今达川市)、东乡县(今宣汉县)、太平县 (今万源市)、巴州 (治今巴中市) 等地农民在徐天德、王三槐、冷天禄等领导下也纷起响应。嘉庆二年 (1797年) 五月,王聪儿、姚之富率襄阳起义军突破重围,经河南进入陕西,然后分兵三路入川。嘉庆三年 (1798年),王聪儿、姚之富由川返鄂,在郧西县英勇牺牲,其余部即出鄂西与川东起义军结合,编为八大支,即襄阳黄号、襄阳白号、襄阳蓝号、达川青号、东乡白号、太平黄号、巴州白号、通江蓝号,设掌柜、元帅、先锋、总兵、千总等职。后即分路出击,控制了川东北20余州县。嘉庆四年 (1799年) 底,“通江蓝号” 一支在苍溪激战,杀死清军副将以下24人,大败清军主力。嘉庆五年 (1800年) 初,“通江蓝号” 等五支主力五路进发,抢渡嘉陵江,在西充高院场再败清军,杀清总兵朱射斗。不久又抢渡潼河 (潼江),控制成都平原大部地区,直逼成都,迫使四川总督魁伦自杀。与此同时,另一支起义军又穿过岷山草地,转战甘肃秦州、岷州。各路起义军善于运用各种战术巧妙打击敌人,又赢得广大农民支持,使清军疲于奔命。后清朝除到处组织地主武装外,又采取 “坚壁清野”、“筑塞团练”的办法,尽驱乡民人寨,以断绝义军粮饷接济。嘉庆六年 (1801年) 川东起义等首领徐天德战死。起义军又分散为六支,至嘉庆九年九月,才被罗思举、桂涵等率领的乡勇陆续镇压。起义军失败的原因除了敌人的力量过于强大外,还在于缺乏统一指挥和部署,一贯采用流动战术,致使力量分散,被敌人各个击破。而清朝除集中了川、陕、楚、甘、豫五省兵力外,还先后调来京营满兵、蒙古兵、陕甘回兵、苗疆兵、山西兵、广东兵,耗费军饷白银2亿两以上,损失总督1人,提督、副将以下军官400余人,最后还是靠熟悉各地乡情的地主武装,才勉强将起义镇压下去。这次起义,先后有数十万农民参加进来,历时长达八九年,以四川为中心而波及湖北、陕西、甘肃、河南四省地区,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2:5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