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儦约532—约603
隋文学家。字岐叔,清河武城(今武城)人。少好儒雅,博涉文史典籍,知识渊厚,有文名。16岁时被太守请为功曹,坚辞不就。以读书为高尚,在户前写道:“不读五千卷书者,无得入此室。”儦自恃才高,笑傲凡俗,与其交游笃好者,皆当时名士,其中与范阳、卢思道、陇西辛德源志同道合,情谊最厚。性耿介,疏淡狂放。越国杨素倚重儦之影响和门第,为子玄纵娶儦女为妻。婚礼之日,公卿云集,俱来庆贺。唯儦跚跚而至,且敝衣故冠。素推儦上座,而儦态度轻漫,对素有不恭之举,最后竟罢坐而去。举齐曾任尚书郎。隋开元中,累官员外散骑侍郎,政绩斐然。与顿丘、李若均为人称重,时有人语云:“京师灼灼,崔儦、李若”帝曾诏授其为易州刺史,后因故未成。对此,儦亦不介意,自嘲曰:“易州刺史,何必胜道义”其诗文已散佚。
字岐叔。清河武城(今河北清河)人。在齐举秀才,为员外散骑常侍,迁殿中侍御史。议《五礼》,兼修律令,待诏文林馆。历殿中、膳部、员外三曹郎中。齐亡后,为周州主簿、开皇四年(584),授给事郎,兼内史舍人。使于陈,还授员外散骑侍郎。仁寿中,卒,年七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