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玄馆古代中央学馆之一。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741),两京及诸州各于玄元皇帝(即老子)庙置崇玄学,学生百人,设崇玄博士一员。学习《老子》、《庄子》、《文子》、《列子》,业成后随贡举人例送至尚书省,准以明经例考试,亦曰道举。天宝二年(743),改崇玄学曰崇玄馆,改博士曰学士,助教曰直学士,并以宰相为大学士。诸州崇玄学改为“通道学”,博士为学士。 崇玄馆 崇玄馆唐代中央官学之一。尚书省祠部设,置博士、助教各1人,学生额两都各100人。参见“唐代官学”。 ☚ 广文馆 附学读书 ☛ 崇玄馆 ☚ 弘文馆 崇玄学 ☛ 崇玄馆 崇玄馆又称崇玄学。唐代教授玄学的学校。唐代崇尚玄学,于开元二十九年 (741) 诏两京及诸州各置崇玄学于玄元皇帝 (老子李聃) 庙。设崇玄博士1员,教习 《道德经》、《庄子》、《文子》、《列子》。业成后每年随贡举人例送至省,准以明经例考试。天宝元年 (742) 两京崇玄学置博士、助教各1员,学生百人。翌年改两京崇玄学为崇玄馆,博士改为学士,助教改为直学士,置大学士1员,由宰相兼之。唐代尊奉老子立崇玄馆,与前代有本质不同,因唐李皇族尊奉老子,是由于老子姓李之故。崇玄馆的教育旨在强化“君权神授” 的迷信作用。 ☚ 崇文馆 集贤殿书院 ☛ 崇玄馆官署名。唐玄宗天宝二年(743)由崇玄学改为此称,博士改名为学士,助教改名为直学士,置大学士,以宰相为之,领两京玄元宫及道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