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崇本抑末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崇本抑末 法家首倡、儒家提倡的经济政策。本指农业,末指工商,崇本抑末就是重农抑商。这种观念在中国源远流长,原因非常简单: 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农业国不是没有商业,也不是经商不能发财,恰恰相反,早在商周时代,中国就有了专门经营买卖的商人,而春秋战国以来,一直到近代,历代以经商致富者不可胜数。最早提出重农抑商政策的是商鞅,他认为富家有多种途径,而富国却只有农业一途。在各种富家的途径中,农和战是人们最不乐意选择的,原因是: 务农艰苦,从军危险。如果不将富家的其他途径堵死,人们就不会趋于耕战,富国强兵就只是空谈。因此,商鞅在秦国提倡耕战的同时,就采取各种手段如增加工商的赋税、限制商贾的经营范围、人为地给商业经营制造种种困难,来限制工商业的发展。商鞅第一次明确将农业定为 “本”,将工商定为 “末”,以 “事本禁末” 作为国家的基本政策。战国后期,韩非更将 “商工之民” 列为 “五蠹”之一,认为只有农业才是生产的行业,而不能 “生粟” 的工商则是不劳而获的蠹虫,“工商众则国贫”,所以应该严厉打击甚至加以消灭。先秦儒家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这种重农抑商的主张,但肯定不会将工商放在农业之上。秦汉以后,重农抑商成为儒家和法家的共同主张,汉初的贾谊和晁错就是重农抑商政策的积极鼓吹者。他们与韩非一样,只将直接生产粮食的农业视为 “本”,主张 “贵粟”而贱金玉,以吸引百姓归农。晁错甚至提出 “入粟拜爵” 的建议,百姓向国家交纳粮食,国家根据其交纳粮食的多少,授予其高低不同的爵位。尽管也有人唱反调,如明末清初的黄宗羲就主张 “工商皆本”,但影响不大,历代王朝基本上都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直到近代西学东渐以后,这一局面才逐渐改变。 崇本抑末 崇本抑末崇尚根本,压制枝末。原指重农业,轻工商业。本:树根,古代喻指农业。末:树梢,古代喻指工商业。 ☚ 不务正业 抽薪止沸 ☛ 重视的方面 重视的方面把重点放在某方面:着(着重;~手;~想) 注重 置重 ☚ 重视 珍视 ☛ 崇本抑末亦作“务本禁末”、“贵本贱末”。中国古代一种以农为本的理论与政策。本指农桑,末为工商。墨家率先提出“务本”之说,法家更认为事本禁末为富民之途。这一理论曾对秦统一国家起过积极作用,并在封建社会中长期实施。但对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却起了抑制作用。 崇本抑末chónɡ běn yì mò崇:重视;本:古代指农业生产;抑:抑制;末:古代指工商业。形容重视农业生产,抑制工商业发展。put the fundamental before the incidental,attend to the essentials and neglect the superficial 崇本抑末《辞源》源云:《三国志·魏志·司马芝传》:“王者之治,崇本抑末,务农重谷。”又作“务本抑末”。《汉书·昭帝纪》始元六年“议罢盐铁榷酤”《注》引应劭:“昭帝务本抑末,不与天下争利。” 崇本抑末chóng běn yì mò重视根本,轻视枝末。“本”,古代指农业生产;“末”,古代指工商业。《三国志·魏书·司马芝传》:“王者之治,崇本抑末,务农重谷。” 崇本抑末chóngběn-yìmò崇:尊崇。抑:抑制。本、末:古以农桑为本,工商为末。指尊崇、劝勉农桑业,抑制工商业的扩展。 崇本抑末chónɡ běn yì mò推崇根本,抑制枝末。指应重视农业生产而抑制工商业。 S1T1【崇本抑末】chóng běn yì mò提倡主要的,限制次要的。原指重农业生产,轻工商业。 崇本抑末chóngběn-yìmò〔并列〕 注意农业这个根本,轻视工商这个枝末。清·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财计三》:“此古圣王~之道。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崇本抑末;务农息民 崇本抑末;务农息民chóng běn yì mò;wù nóng xī mín【上】本:古代指农业。抑:遏止,抑制。末:古代指工商业。古代重视农业轻视工商业。 ☚ (四)富民利国 地无遗利;物尽其用 ☛ 崇本抑末chóng běn yì mò崇:推重,崇尚。本:指农业。抑:遏止,压制。末:指工商业。即重根本而轻枝干。指古代推重农业,压制工商的策略。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