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崂山的传说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崂山的传说

崂山的传说

民间传说集。青岛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编。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3年1月出版。16万字,241页,共收41篇作品。

☚ 三十二个木头人   苗王招亲 ☛
崂山的传说

崂山的传说

汉族民间故事。流传在山东省崂山一带。本篇收集整理了五则关于崂山的传说。《崂山的传说》是写山东崂山的来历。据说很久以前,东海滩只是一望无际的草滩。忽然这一年东海里来了一个大鳌鱼,经常兴风作浪,伤害沿海百姓。在海边住有兄妹二人,决心为民除害。他们在有经验老人的指点下,在乡亲们的帮助下,终于把大鳌鱼弄到海岸上。过了若干年后,大鳌鱼的遗骨化成了一个几十公里长的山脉,人们就把它叫鳌山。监守它的兄妹二人也化成了山峰。人们为了纪念他们的功绩,就把它们叫“巨峰顶”、“美人峰”。由于攀登鳌山很费力,有人又叫它“劳山”,后来的文人又在诗文中把它写成“崂山”。《梳洗楼》写一个叫樵郎的小伙子,他的善良品行感动了树精,送给他一个神木筒,他用此神筒使受灾的乡亲有房住、有饭吃。这神筒又帮助他结识了一个住在崂山群峰的织云姑娘。但是他是在战胜了各种邪恶势力之后,才和织云姑娘结成了夫妻。他们住在华楼山的高峰上,人们常常在迷雾中看到织云对着大海梳头、洗脸,所以人们就把这高峰叫“梳洗楼”。《白云洞》写王母娘娘的侍女黄姑,爱上了人间的穷长工青山,二人结成了夫妻。东海龙王听说黄姑生得俊美,就派龟丞相带虾兵蟹将来抢,他们二人只好躲在山洞里。恰逢王母娘娘来找黄姑,看到龙王如此无礼,她很生气,便令随来的天将把他们赶走。她同情这对小夫妻,就给了他们云花,告诉他们,如果龙王再来糟害百姓,就踩着云花去找她。从此,这洞口就白云缭绕,人们就把这洞叫“白云洞”。《白沙河》是写很早以前的崂山,千里无草木,大旱异常频繁。只有一眼山涧井被外号叫“秃毒鬼”的恶人霸为已有。一个叫猛子的青年带了一百多伙伴到各处找水,他们终于找到了地下泉,又在人参娃娃的指点下,找到好几处山泉,并使这泉水汇成了河流。贪得无厌的“秃毒鬼”又企图独占河水,然而无情的河流却将其吞掉,惩罚了这恶人。据说河底的砂子是细碎的水晶砂,因而,人们把这条新形成的河叫白砂河。有了水,才使崂山披上绿装,人们的生活也有了保障。《华楼宫》据说古时候,在华楼宫住有老道师徒二人。小徒弟善良,经常受道士的打骂。崂山顶上的参姑娘红玉爱上了他。歹毒的老道认出了红玉是人参精,就威逼小徒弟说出她的住处。小徒弟和红玉商量好对策后,就带着老道挖出了红玉头发变成的人参。回去后老道煮了一锅人参汤。小徒弟偷吃了人参成了神仙,老道只喝了儿口汤,也飘到了半空,由于他的德性太差,在百姓们的咒骂之下,他掉到山坡上摔死了。人们恨他,便往他身上扔石头,结果被石头埋葬在山上。见《中国地方风物传说选一》。

☚ 恩爱石   钱清江 ☛

崂山的传说

崂山的传说

汉族民间故事。流传在山东省。这是一个有关描写崂山风土人情的故事。共由四十一篇小故事组成,从各个方面介绍了崂山的奇花异草和名胜古迹,以及勤劳勇敢的崂山人民。其中《崂山的传说》讲述了崂山的来历,歌颂了大智和大勇兄妹战胜大鳌鱼,为民除害的斗争精神。《摩天岭》主要写崂山的摩天岭相传是南天门,乾隆游崂山时想爬上摩天岭登上南天门。他让一个药铺的小伙子带路。小伙子怕乾隆登摩天岭百姓负担太重,用计谋说服乾隆,救了一方百姓。《白云洞》通过描写黄姑与青山的爱情,解释了崂山白云洞的来历。《劈石口》讲述了刘全刀劈妖蟒时用力过大,将山劈成两半,两山中间叫劈石口。《老母岩》主要写崂山脚下有一座奇丽独特的山峰叫老母岩,相传它是一位采药行医的老妈妈的化身,她为了从秦始皇手中救出百姓,手持神奇的玉莲花引开官兵,官兵虽然被砸死了,可老妈妈却变成了一尊石像,人们十分敬重她,亲切地称它为老母岩。

☚ 啊呀呀   贼人偷媳妇 ☛
0000641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8:1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