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奢抑俭中国近代谭嗣同提出的伦理命题。在《仁学》一书中说:“夫治平至于人人皆可奢,则人之性尽;物物皆可贵,则物之性尽。”认为尚奢可以刺激生产发展,“人巧奋,地力尽”,开矿山、用机器,国民富,进而启民智、兴科学、讲民主;尚俭则地利不开,“愈俭则愈陋,民智不兴,物产凋窳”,民贫国穷。“故私天下者尚俭,其财偏以雍,雍故乱;公天下者尚奢,其财均以流,流故平。”这种观点肯定了人们对物质享受追求是合理的,批判了封建禁欲主义,要求发展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但却把劳动人民改善物质生活状况的美好愿望同剥削阶级不劳而获的奢侈享乐混为一谈;把劳动人民勤俭的美德同封建禁欲主义混为一谈,全盘否定了勤俭的优良传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