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峨山彝族自治县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峨山彝族自治县县级民族自治地方。1951年5月12日成立。位于云南省中部,面积1972平方公里。人口137900人。主要有彝、哈尼、苗、白、纳西、汉等民族。县政府驻双江镇。峨山农业以粮食、烤烟、油菜、甘蔗、茶叶为主。山区有木材、药材和水果。现在全县办有制糖、造纸、化肥、铸造、建筑、水泥等企业,还建立了煤矿、水电站等。昆(明)滇(南)公路通过境内。形成了遍布城乡的中小学教育网。建立了民族中学。医疗卫生事业有很大改善。 峨山彝族自治县1951年5月12日建立自治区, 1956年改自治县。在云南省中部。自治县人民政府驻城关。汉属益州郡俞元县地。三国蜀汉时属建宁郡。唐初属黎州绛县,后为南诏爨部地。宋为嶍峨州。元初置嶍峨千户, 至元十三年(1276)改为嶍峨州, 二十六年降为嶍峨县,隶临安路。明、清属临安府。1929年改名峨山县。居民有彝、汉、哈尼、回、苗等族。彝族约占全县人口的二分之一。境内群山绵亘。南盘江支流曲江等流贯境内。农产有稻、玉米、蚕豆、荞麦、甘蔗、烤烟、茶叶等。矿产有煤、铁、铜、铅、高磷土等。解放后,工业从无到有,建立起化肥、农机、制糖、水泥等工厂。小水电发展迅速。昆(明)滇(南)公路通过境内。形成遍布城乡的中小学教育网, 建立民族中学。医疗卫生面貌大为改观。 峨山彝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中部。1951年5月12日建立自治区,1956年改为自治县。自治县人民政府驻双江镇。辖8个乡(镇)、73个村(办)。总面积1972km2。居民有彝、汉、哈尼、回、傣等27个民族。总人口14.68万人(2000),其中少数民族人口9.40万人,占总人口的64.02%。境内群山绵亘,较大河流有4条。森林覆盖率55.8%,灌木林覆盖率20.9%。农产品有水稻、玉米、蚕豆、荞麦、烤烟、茶叶、甘蔗、油菜等8种。矿产有煤、铁、铜、铅、高磷土等5种。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7.51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116元;工农业总产值9.01亿元,人均工农业总产值6142元;粮食总产量50987t,人均粮食产量347kg;农民人均纯收入1970元;地方财政收入5805万元。公路通车里程1473km。程控电话总容量10034门。拥有普通中学13所,职业中学1所,小学159所,在校中小学生22605人,适龄儿童入学率99%。广播覆盖率95.2%,电视覆盖率95.9%。少数民族干部2337人,占干部总数的48.3%。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