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岳阳楼洞庭湖风景名胜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岳阳楼洞庭湖风景名胜区

岳阳楼洞庭湖风景名胜区

位于岳阳市境内。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为一处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岳阳和东洞庭湖国家自然保护区为主体的风光胜地。总面积1300平方公里,其中风景区面积214.74平方公里。包括岳阳楼古城区、君山、南湖、团湖、芭蕉湖、汨罗江、铁山水库、福寿山、黄盖湖等九个景区。洞庭湖古为云梦泽的一部分,历史文献记载的名称有云梦、云梦泽、九江、五渚、五湖、三湖、巴丘湖、重湖、太湖等。“洞庭” 之名始见于《山海经·中山经》。唐李思密 《湘妃庙记略》释云:“洞庭盖神仙洞府之一也,以其为洞府之庭,故曰洞庭。后世以其汪洋一片,洪水滔天,无得而称,遂指洞庭之山以名湖,曰洞庭湖。”西晋以前,洞庭湖尚处于河网沼泽平原阶段,湖面约260平方公里,仅为今东洞庭湖君山一带。后因荆江分洪南流,不断扩大,至唐宋时已 “绵亘八百余里”。清道光年间达全盛时期,6000多平方公里水域蔚为壮观。由于泥沙淤积和筑围垦田等多种因素,清代中期开始不断萎缩。洞庭湖由东、南、西洞庭湖和大通湖四部分组成,地跨湘、鄂两省,北连长江,南接湘、资、沅、澧四水,是长江重要的调蓄滞洪区和水域生态平衡功能区。水域面积2625平方公里(1997年),在中国五大淡水湖中位居第二。规划通过“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等措施,2015年后天然湖泊面积将恢复到1949年前的4350平方公里。湖区因燕山运动断陷,形成外围高、中部低平的碟形盆地结构,湖底地面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受诸水系水量周期升降影响,湖中由湖积、河湖冲积、河口三角洲和外湖组成堆积平原,构成水、沼泽、浅滩和低岸等复杂的自然地形,呈现湖外有湖、湖上有山、山上有水、水绕山环的水网平原景观,历以 “洞庭天下水”、“周及八百里”闻名于世。滨湖土壤肥沃,阳光充足,资源丰富,盛产粮、棉、油、茶、麻、芦苇和各类经济作物,为中国著名的“粮仓”,民间有“湖广熟,天下足” 的谣谚。湖中的鱼类有中华鲟、白鲟、鳗鲡、胭脂鱼、鲥、银鱼、鲤、鲫、鲢、鳇、鳊等,小水产有虾、蟹、龟、鳅、鳝等,贝类有40余种,又有 “鱼米之乡” 的美誉。沅江赤山岛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津市虎爪山遗址、安乡汤家岗遗址、澧县彭头山遗址、八十垱遗址、城头山古城址、华容车轱山遗址、君山猴子洞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等,表明洞庭湖区域自10万年前以来人类生活所经历的各个历史阶段,是长江流域古文明的象征。东洞庭湖东起岳阳市城区,西至华容县,南达大通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3月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 《拉姆萨尔公约》)。保护区总面积1903平方公里,其中核心保护区675平方公里。以珍稀水禽、 白鱀豚及其栖息环境、野生动物为主要保护对象。东洞庭湖属大型内陆淡水湖湿地,地处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气候区和中国冬季候鸟越冬和夏季候鸟繁殖结合部,它承纳长江中上游和湘、资、沅、澧4条江河水量,成为一个大湖泊型宽阔河道,周围是广阔的沼泽和平原。其地理位置和气候食物条件为动植物和水禽提供了优良的生存环境,物种具有古老独特、珍稀度高的特征。区内有植物115科159属1186种、水生植物40科75属131种。湿地植被系以杨柳科、蝶恋花形花科、禾本科、菊科、莎草科、眼子菜科、睡莲为主的植物群落构成,属国家Ⅰ级保护野生植物的有3种,Ⅱ级的有31种。兽类、两栖类、腹足类、软体类、瓣鳃类等野生动物有68种,属国家Ⅰ级保护的有白鱀豚, Ⅱ级的有江豚。 鱼类有12目23科114种,属国家Ⅰ级保护的有中华鲟、白鲟2种,Ⅱ级的有鳗鲡、胭脂鱼2种。东洞庭湖又与南洞庭湖、西洞庭湖(目平湖)三块湿地连为一体,同为三个鸟类自然保护区,是中国和全球一块重要的冬候鸟越冬和迁徙鸟类的停息地,被誉为“长江中游的明珠”、“拯救濒危物种的希望地”。根据科学考察记录的鸟类有16目43科234种,其中候鸟158种,以鸭、雁、鹤、鹭为大宗。属国家Ⅰ级保护鸟类的有白鹤、白头鹤、白鹳、黑鹳、中华秋沙鸭、大鸨、白尾海雕等7种,Ⅱ级的有白琵鹭、小天鹅、鸳鸯、白枕鹤、灰鹤、小白额雁等37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指定保护的鸟类有59种。特别是小白额雁,占全球野生种群数量的60%。每年10月到次年3月,全区越冬水禽多达数百万羽以上,夏季繁衍鸟类20多万羽。一洼水地,万鸟翔集,起飞时遮天蔽日,栖落时一望无垠,堪称鸟类的天堂和乐园,是鸟类爱好者的神往之地。洞庭远眺,湖面烟波浩淼,君山含黛,渚清沙白,鸥鹭翩翩,鱼豚争游; 湖畔港汊纵横,绿荫如带,芦苇飘荡,荷翠波碧,芙蓉斗艳; 落日西沉万顷金,朔风吹浪千堆雪,风光无限。潇湘八景中的著名景观“洞庭秋月”、“远浦归帆” 即在这里。岳阳百城居东洞庭湖东北岸,古名巴陵,又称岳州。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称: “幕阜亦谓天岳,州据其阳,故谓之岳阳。”是一座有2500多年历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春秋时属楚。自楚昭王十一年(前505)筑西麋城,三国晋太康元年 (280) 始建巴陵县,历为郡、州、府、县治,是长江中游和湘北交通重镇,有“湘北门户”之称。作为楚文化和百越文化交会处,在漫长的岁月里, 这里汇集交融了古代𣾴、越、 巴、楚、 中原等众多文化,渐次形成了以楚文化为主体,兼蕴诸种文化因素的地域文化,成为中国南方古代民族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2000多年前,屈原作《九歌·湘君》、《九歌·湘夫人》等篇,将洞庭描绘成神仙出没之所。屈原殁于汨罗江后,湖区人民年年以赛龙舟来怀念他。唐宋以降,岳阳遂成为全国龙舟竞渡的中心。龙舟民俗文化作为洞庭水乡的一道独特风景,深深影响着海内外华夏子孙。古城区内高楼林立,街道纵横,巴陵大道宽敞笔直,湖泊港湾绿水长清。岳阳楼、文庙、慈氏塔、金鹗山、南湖、团湖、枫桥湖、芭蕉湖、君山、柳毅井、香炉山、艑山、三江口、擂鼓台、虞帝二妃墓、周瑜墓、小乔墓、鲁肃墓等名胜古迹点缀其中,山水楼城港汊皆胜,又以中国三大名楼之一的岳阳楼最著。千百年来,无数名人骚客驻足吟唱,北宋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佳句流传千古。城外东有“千岛之湖” 铁山水库、黄盖湖、张谷英村古建筑群、大云山国家森林公园,南有汨罗江屈子祠玉笥山风景区、福寿山森林公园,山水人文,遥相呼应。泛舟洞庭,游人可一览“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的壮美景象。举目东望,岳阳楼金碧辉煌,光彩夺目; 回首西眺,秀丽的君山似白银盘中的一颗青螺,在万顷银波中若沉若浮; 抬头北顾,雄伟的洞庭湖大桥如彩虹卧江,湖面千船竞发,下长江,奔东海,波澜不惊。环顾湖际,道道防洪大堤坚如铁壁,条条防洪带宛如绿色长城; 乘舟南去,极目潇湘,天水一色,心旷神怡。

☚ 岳阳岳阳楼洞庭湖旅游区   岳阳楼区 ☛
0001454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8:5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