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读音j·ia(ˇ),为ia韵目,属a—ia—ua韵部。古狎切,入,狎韵。
❶岬角,突入海中的带尖形的陆地。
❷地名用字。
❸两山之间的地势。

上一条: 下一条:

岬恰qiā

山旁。例:把人撂到山~野洼不管了!
❍ 家住在山~里离城较远。
《玉篇》:“岬,山旁也。”

岬jiǎ

岬角,伸向海中的尖角陆地(多用于地名)
 △ 成山~(在山东,也叫成山角)。

岬jiǎ

❶ 岬角。
❷ 两山之间。

岬jiǎ

岬角。1884年姚文栋译《日本地理兵要》卷一:“岬之最显者,上总有大东、富津二岬。”1889年傅云龙《游历日本图经》卷六:“日本人谓山突出水间为岬也。”1902年樋田保熙译《世界地理志》部首:“岬者突出海中之陆地,其突尖隆起之处,曰海角,又曰山嘴。”

古代名物 > 地物類 > 山部 > 山體 > 岬
岬  jiá

山旁。《文選·左思〈吴都賦〉》:“傾藪薄,倒岬岫。”李善注引《淮南子》注:“岬,山旁。”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江水一》:“土人云‘如人袒胛’,故谓之赤岬山。《淮南子》曰:‘彷徨于山岬之旁。’注曰:‘岬,山脇也’。”按,今《淮南子·原道訓》“山岬”作“山峽”,乃後人所改。王念孫《讀書雜志·淮南内篇第一》:“[岬、峽]二字音義判然。後人誤以山脅之岬爲巫峽之峽,故改訓爲兩山之間。不知正文明言‘山岬之旁’,則岬爲山脅而非兩山之間矣。”


古代名物 > 地物類 > 水部 > 溟海 > 岬
岬  jiǎ

指探入海中的陸地凸角。《日本國志·地理志二·北陸道》:“瀕海岬㠗錯出,疆壤狹隘。”

*jia

E1B5
❶伸进海中的尖角陆地:~角。
❷两山之间:山~。

山谷

山谷

谷(谿谷;峦谷;野谷;厓谷) 峪(峪壑) 壑(壑谷;蹊壑;山壑;沟壑;岫壑;谿壑;千山万~) 畎 硔 山沟 山堑 山峡 山硖山胁 山腋 山隘 阬堑 坑堑
山的坑谷:山嵌
树林山谷:林谷 林涧
溪涧山谷:涧谷 涧壑
神灵居住的山谷:灵谷
秋天的山谷:霜谷
北山的山谷:阴谷
幽深的或背阳的山谷:阴壑
丛生竹子的山谷:山箐 箐谷
云气遮覆的山谷:云壑
云雾缭绕的山沟:云堑
云雾所笼罩的山谷:云谷
烟雾迷漫的山谷:烟谷
云气弥漫的山谷:霞岫
通畅的山谷:
两山夹水的地方:峡(三~) 岬 陿
长江三峡:黄牛三峡
有溪水的山谷:牝(牝谷) 溪谷
沟壑溪谷:坑谷
云雾缭绕的溪谷:云溪 云谿
大的山谷:谼(石谼) 大谷
隐蔽的山谷:间谷
寂静的山谷:闲谷 虚牝
多石的山谷:石磎
两旁是峭壁的山谷:断谷
峰崖环绕的山谷:盘壑
开阔的山谷:谿豁
通畅的山谷:谿
山谷的出入口:谷口 云门
山谷空旷的样子:谽呀 谽谺 谽然
(两山之间低凹而狭长的地带:山谷)

另见:狭窄 溪水

☚ 山谷   深谷 ☛

山的各处

山的各处

山的主体部分:山体
半山的地方:山腰 山腹 山半 山肋 峰胁
丛山环抱的地方:山圈
山中低洼的地方:山洼
山不平处:崎崟
两山之间:
山间的平地:山坞 山凹 山冲 山岙山崦 山坳
云气弥漫的山间:云涧
山坳近水之地:山奥
山的深处:山源
山的幽深处:山幽
山中曲折隐秘处:
青翠掩映的山腰幽深处:翠微
山的曲折处:
山的险阻处:山险
山的边缘:隈 山边 山际 山陲 山垠
山里面:山中 山际 山内 山心 山扃
山外边:山外
两山之间的狭窄地方:
险隘的山口:隘口 隘角
山的缺口:山阙
山与山交会的隘口:山口
狭窄的山口:垭口
山的入口:山首

☚ 山的各处   山的各面 ☛

岬jiǎ

❶岬角,突入海中的尖形陆地,多用于地名。如:成山岬,在山东。
❷两山之间。

岬jiǎ

❶ (岬角) cape;promontory
❷ (两山之间) a narrow passage between mountains

金文;《説文》所無jiǎ

[山(意符)+甲(聲符)→岬(兩山之間〈山岬〉)]

岬jiǎ

8画 山部 
(1) 〈书〉 两山之间。
(2) 岬角,向海中突出的陆地尖角,常见于半岛的前端: 成山~(在山东,又叫成山角)。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2: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