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岛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岛》《岛》
夸齐莫多 对你的爱 怎能叫我不忧伤, 我的家乡? 桔花 或许夹竹桃清幽的芬芳 在夜空微微荡漾。 一湾碧蓝的流水 催动悄然东去的玫瑰, 落花轻舐堤岸 在谧静的海湾低徊。 我依稀回到你的怀抱, 街头隐隐流来 温柔而羞怯的声音 呼唤我弹拨诗人的弦琴。 我茫茫然, 这似乎是童年, 又仿佛是爱情。 一腔乡思 蓦然翩飞, 我赶忙潜进 留不住的迢遥往事。 (吕同六 译) 【注释】 此诗选译自诗集《消逝的笛音》。“岛”, 系指西西里岛,位于意大利最南端, 四面环海, 气候温和, 盛产柑橘, 遍开夹竹桃花。按照当地风俗, 洁白的桔花是婚喜的象征。 【赏析】 这首诗代表了夸齐莫多早期诗歌创作的特色。西西里岛是诗人的家乡,那儿有秀美的风光,但贫穷落后也困扰着人们的生活,1908年的大地震对西西里岛上的人民更是一场灾难。但当诗人到了北方后,生活的艰辛,大都市的丑恶以及法西斯统治的重压,使他不能不感到深深的失望,不能不回想起家乡生活的纯朴与平静。于是,诗人把西西里岛 (诗题为“岛”,这自然引起人的一种向往)看成是他的精神寄托,是他的理想所在。 诗的第一节直接切题,引出二、三两节对家乡的诗意描绘。第二节写西西里岛上最常见的桔花、夹竹桃,“清幽的芬芳/在夜空微微荡漾。”诗人选择夜这个时间来写桔花、夹竹桃,就可以尽写其芬芳,同时又加强了静的感觉。诗人似乎真的又回到了家乡,在夜深人静之时独自漫步在田野,呼吸着微微的轻风吹送来的清幽香气,顿觉心旷神怡,一切烦恼苦闷也烟消云散。第三节是对静美境界的进一步扩展。空中是“清幽的芬芳”,地下却见 “一湾碧蓝的流水/催动悄然东去的玫瑰/落花轻舐堤岸/在谧静的海湾低徊。”玫瑰随流水波摇,落花逐浪花溅岸,流水碧蓝,海湾谧静,这境界,真不比陶渊明的桃花源差。桃花源里尚有人声,而这里却更加幽静魅人;一切都在动着,一切又都那么静!这正是孤独者理想的精神归宿。“诗人是极其孤独的,他们怎样来忍受孤独呢?于是诗便成为包含孤独的冷冻品名。”(夸齐莫多诺贝尔奖受奖演说辞)不过,在这首诗中,诗人的孤独已转化为甜美的意象,转化为对精神田园的向往。诗人似乎也不愿独自品味“悄然东去的玫瑰”,诗人的精神田园中也需要欢乐的笑声,于是,诗人的思绪又转到对童年和恋爱时光的回忆上。“街头隐隐流来/温柔而羞怯的声音/呼唤我弹拨诗人的弦琴。”这是一个多么动人的意象啊!不见其人,但闻其声,且是 “隐隐流来”,“温柔而羞怯”!那爱恋过他的女郎曾是那么柔情地呼唤他,现在也许仍在悄悄地呼唤他?呼唤他倾吐诗人的心声,呼唤他回归那无嚣乱的田园。但诗人茫然不知所从。童年给他欢乐,爱情让他迷醉,而现在,唯有回忆伴着他的孤寂。回忆只能带来一时的安慰,但当诗人急欲摆脱现实生活的苦闷烦恼时,他便连这一时的安慰也紧抓不放了。“一腔乡思/蓦然翩飞,/我赶忙潜进/留不住的迢遥往事。”赶忙潜进”,多么形象地写出了诗人的急切心情啊! 诗的首节、末节一“起”一“合”,这并无新奇之外,但“起”得迅捷,“合”得干脆,与中间几节对家乡生活的描写紧紧地融为一体,使整首诗的结构严谨完整而不呆板,则是本诗在写作技巧上的特点。 岛对你的爱 怎能叫我不忧伤, 我的家乡? 桔花 或许夹竹桃 清幽的芬芳 在夜空微微荡漾。 一湾碧蓝的流水 催动悄然东去的玫瑰, 落花轻舐堤岸 在谧静的海湾低徊。 我依稀回到你的怀抱 街头隐隐流来 温柔而羞怯的声音 呼唤我弹拨诗人的弦琴, 我茫茫然 这似乎是童年 又仿佛是爱情。 一腔乡思 蓦然翩飞, 我赶忙潜进 留不住的迢遥往事。 (吕同六 译) 乡愁,这是在夸西莫多的诗中反复出现的主题,很少有人能象他那样,把对故土的怀念写得如此忧伤而又如此美丽。诗人倾诉着离情别绪的痛苦,倾诉着漂泊异域他乡的辛酸,带着伤感回忆少年时代的恋人……但是常常这些如梦如幻的怀念却残酷地被现实所唤回,只留下一颗游子的心, “没日没夜地沉浸于忧伤”。这首诗的题旨也正是如此。诗里的“岛”系指诗人的故乡西西里,它位于意大利的最南端,四面环海,那里气候柔和,盛产柑桔,夹竹桃四处开放。远离家园的诗人梦魂萦绕,终于别梦依依,假想自己回归故里。那里一切依旧,风光怡人,自己也仿佛是翩翩少年,因情人温柔羞怯的声音而怦然心跳。纵然“迢遥往事”难以长留,但这回眸的瞬间已足够抚慰他那沾满风尘的心灵了。 假使我们加深一层去看的话,这几乎贯穿了诗人一生创作的“西西里”或者“岛”这个形象,事实上已经超越了一般的乡愁含义,它是诗人心中的一块圣土,被用来对抗风雨人生中的各种磨难,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一道隔开他与现实界的“篱笆”。那里悠久的文明,古墓和石牢,岩盐和硫矿,倒塌于草地的雕像,世世代代为遇害的儿子涕泣的母亲,等待爱和死的强盗……故土的一切对他都有特殊的意义,它们代表着一种能动的痛楚,常常跃动于他的回忆之中。 夸西莫多认为, 诗的普遍性不是建筑在抽象的观念,或者是有害的道德上,而是表现于直接的具体性,以及独特的精神上。这首诗正是这样的,诗里没有说教和议论,诗人把乡愁寄于如梦如幻的想象中。他先用一个倒装的反问, 夺人心魄地直抒断肠的相思,然后宕开,去描绘西西里美丽的风光,桔花、夹竹桃、清幽的夜空、流水、玫瑰、谧静的海湾……其中一些景物具有深层的含义, 比如桔花,按照当地的风俗,它是婚喜的象征。在这样的背景上,诗人进入了返乡的假想。在诗中,诗人的心理过程与景物的变化,幻想与现实是融为一体的。正是在这种交融中,那种对故土,恋人的思念,那种欣悦与惆怅交织的复杂心境,得到了细腻入微而富于情致的刻画。 (柳扬) 岛读音d·ao(ˇ),为ao韵目,属ao—iao韵部。都皓切,上,皓韵。 上一条: 捯 下一条: 島 ![]() ![]() 岛〈隐〉宋代市语指山。见《绮谈市语·天地门》。 岛島*㠀dǎoɡ❶海洋或江河、湖泊中四面被水包围的较小的陆地 岛dǎo岛島海、洋、河、湖中四面环水的陆地:~屿︱~国︱海~︱荒~︱孤~︱群~︱列~︱半~。 岛dǎo❶ 海洋或江河、湖泊里四面被水围着的陆地:列岛│海岛│群岛。 岛dao岛国 岛弧1 岛屿 半岛 孤岛 海岛 荒岛 列岛 群岛安全岛2 海南岛 金门岛 珊瑚岛 岛瘦郊寒3 岛dao海洋、湖泊、江河中的较小的陆地:我国的南沙群岛包括许多大大小小的~|河的入海口是泥沙堆积成的一个~。注意四面环水的小陆地称为岛,三面临水、一面与大的陆地相接的地方称为半岛。 岛dǎo海岛:~云蒸大海,岚气接丛林。(五二·1214) 古代名物 > 地物類 > 水部 > 溟海 > 島 島 dǎo 亦作“隖”、“隯”。海中之山。《書·禹貢》:“島夷皮服。”孔穎達疏:“島是海中之山。”《史記·司馬相如列傳》:“阜陵别島,崴磈嵬瘣。”張守節正義:“水中山曰島。”《漢書》作“隖”。《文選·張衡〈西京賦〉》:“長風激於别隯,起洪濤而揚波。”薛綜注:“水中之洲曰隯。”《玉篇零卷·阜部》:“隯,《聲類》:‘亦古文島字也。’”清·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廣東八》:“既不可取徑,則復桴海循隖而南。” 岛dǎo宋代市语谓山。《绮谈市语·天地门》:“山: 岛; 屿。” 岛【同义】总目录 岛琼岛 岛島dǎo岛屿。曹操《观沧海》:“水何澹澹,山~竦峙。” 岛*島;△㠀daoB5BA 岛 岛岛的美称:琼岛 另见:海 水 船 ☚ 岛、洲 小洲 ☛ 岛島dǎo被海水、河水、湖水环绕的陆地。如:海岛,岛屿,岛国。 岛 岛海洋、湖泊、河流中被水环绕、面积比大陆小的陆地。按岛的成因分有大陆岛、海洋岛 (或称大洋岛) 以及冲积岛,按其排列方式,有线形排列和弧形排列。 ☚ 花彩列岛 岛屿 ☛ 岛(島);[㠀]dǎo(被水环绕的比大陆小的陆地) island;isle:安全 ~ safety island; 岛island 岛island 岛島;㠀dǎo(7画) *岛(島)〔懘〕dǎo7画 山部 海洋中被水环绕、面积比大陆小的陆地;也指江、河、湖泊中被水环绕的陆地: ~屿|~国|海~|群~。 岛島㠀dǎo上古形声字。从山,鸟(鳥)声。指海洋或湖泊四面被水围着的陆地。中古字形省“鸟”足,作“岛”,变为鸟省声。现以鸟旁不省形的作异体,见《异体字表》。 岛島★繁◎常★常dǎo形声,小篆从山,鳥声,江、湖、海中四面被水包围着的陆地。后作“島”,音符省略四点。《简化字表》类推简作“岛”。 【辨析】 以“岛”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一般读dǎo:捣。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