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香囊记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香囊记 香囊记邵璨作。全名《香囊五伦传》。《古本戏曲丛刊》五集收入继志斋刊本。《风月锦囊》所收全本《五伦传紫香囊》,又名《香囊记》。此剧开场云:“因续取《五伦新传》,标记《紫香囊》。”盖欲继《五伦全备》传奇而作。全本四十二出。写宋代张九成中状元,得罪秦桧,被派往岳飞军中,与金兵交战,失落其母所制紫香囊。此物为败军拾得,误传九成已死。秦桧又施诡计,派张九成使金。九成拒做金主之婿,被扣留。金兵破汴京,九成之母与妻邵贞娘流亡。紫香囊又为赵运使之子赵丙所得,遣媒欲强娶邵贞娘。此时,九成已自金逃归,授观察使。贞娘前来控告,夫妻相见,全家团圆。按张九成反对与金议和,为秦桧所嫉,谪居南安十四年,未曾使金,故本剧情节大都虚构。见《海昌外志》。《南词叙录》:“以时文为南曲”,“其弊始于《香囊记》”。《 三家村老委谈》亦云:“《香囊》以诗语作曲”,“丽语藻句,刺眼夺魄,然愈藻丽,愈远本色”。吕天成《曲品》则云:“《香囊》词工白整,尽填学问,此派从《琵琶》也,是前辈最佳传奇。”《金瓶梅》、《鸾啸小品》、《快雪堂日记》、《玉华堂日记》、祁彪佳《日记》、《坚瓠四集》,均记有《香囊》演出。清末苏州大雅昆班,还演过此剧《看策》一出。 ☚ 合璧记 南西厢 ☛ 《香囊记》《香囊记》
传奇剧本。明邵灿著。明徐渭《南词叙录》说:“以时文为南曲,元末、国初未有也,其弊起于《香囊记》。《香囊记》乃宜兴老生员邵文明作,习《诗经》,专学杜诗,遂以二书语句匀入曲中,宾白亦是文语,又好用故事作对子,最为害事。”明王世贞《曲藻》说:“《拜月亭》之下,《荆钗》近俗而时动人,《香囊》近雅而不动人。”明王骥德《曲律》说:“曲之始,止本色一家,观元剧及《琵琶》、《拜月》二记可见。自《香囊记》以儒门手脚为之,遂滥觞而有文词家一体。……夫曲以模写物情,体贴人理,所取委曲宛转,以代说词,一涉藻缋,便蔽本来。然文人学士,积习未忘,不胜其靡,此体遂不能废,犹古文六朝之于秦、汉也。”明徐复祚《曲论》说:“《香囊》以诗语作曲,处处如烟花风柳。如 ‘花边柳边’、‘黄昏古驿’、‘残星破暝’、‘红入仙桃’等大套,丽语藻句,刺眼夺魄。然愈藻丽,愈远本色。”明吕天成《曲品》以此剧入“妙品”,说:“词工,白整。尽填学问。此派从《琵琶》来,是前辈最佳传奇也。”清李调元《雨村曲话》说:“《荆钗》虽动人而俗,《香囊》虽不动人而雅,亦《琵琶》之类,未可废也。”近人吴梅《霜厓曲跋》说:“记中颇袭《琵琶》、《拜月》格调,如《辞婚》、《驿会》,皆胎脱二书。……《艺苑巵言》云:‘《香囊》雅而不动人。’余谓此记词藻殊不工丽,惟通本好用俪语,已开《浣纱》、《玉合》之先矣。”日本青木正儿《中国近世戏曲史》说:此记“关目既多蹈袭,中间复出有《水浒传》之宋江,及吕洞宾醉酒家之事,为无意义之穿插,关目极为混乱,断非佳构也。然此曲开明曲中文辞(又称骈绮派)一派之端,占戏曲上重要地位。”此剧和邱浚的《五伦全备记》,同为明初剧坛上宣扬封建伦理纲常的代表作,思想内容陈腐浅陋。曲辞上极尽雕琢对偶的功夫,并杂以大量的典故;说白中大讲经义,长篇大论,卖弄学问,开了骈俪派戏曲的先河,给明代剧坛带来了极为恶劣的影响。 香囊记 香囊记南戏剧本。明邵灿作。有明刊本,以《六十种曲》本较为流行。叙张九成事。张九成得罪秦桧出使金邦,为金人所拘十年。因所佩一紫香囊失于战场,被败军拾得,伪说九成已死。其妻邵氏避贼流离,紫香囊复失为赵云使子所得,以为聘礼,遣媒欲强娶。时九成自金邦逃归,得授观察使,恰遇贞娘持香囊前来告状,夫妻相会,合家团圆。全剧忠孝节义思想弥漫。《金瓶梅词话》第三十六回叙西门庆结交蔡状元,有“三个旦,两个生,在席上唱《香囊记》”,“唱了一折下来。”小说后叙写蔡状元令苟子孝唱《朝元歌》“花边柳边”,即此剧第六出中的曲辞。小说引录两曲,只有少许文字更动,并删去一叠句。同回蔡状元又叫书童唱《锦堂月》“红入仙桃”和接唱的“难报母氏劬劳”。此两曲系出自本剧第二出《庆寿》,作者迻录时仅有个别文字改动。上述引录,似于小说的情节发展无多大关系,实增其内容的丰富,可生动地反映当日剧曲用于清唱的社会现实,对探考《金瓶梅》的成书年代不无裨益。 ☚ 戒指儿记 五祖黄梅宝卷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