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赐 岁赐皇帝每年赏给其功及其亲族的财物称岁赐。《元史·食货志三》: “其岁赐则银币各有差。” ☚ 隋 岁报 ☛ 岁赐 岁赐又作“宗亲岁赐”。蒙元时期,蒙古诸王贵戚及后妃公主、勋臣,每年在食采份地赋税所得外被赐给的一笔数目可观的钞银等财物。岁赐之制始行于太宗窝阔台时期,宪宗蒙哥六年( 1256 )又增定岁赐钱数,其后便成为定制。岁赐主要以金、银、钞、丝和缎匹作为赏赐物,有时也赐以人户或土地。岁赐之数,皆有定制。岁赐支用浩大,为元代国用支出的一大项目。 ☚ 推收 包税制 ☛ 岁赐赏赐制度。历朝有之,元朝沿之。皇帝每年赏赐诸王、后妃、公主、勋戚固定数量的白银、缎绢、羊皮等物品,称为岁赐。其法始定于太宗窝阔台,增于宪宗蒙哥时。多者每年赐银百锭,缎300疋。为了使诸王群臣效忠,不惜滥行赏赐,受赐者历朝有所增加,加重民众的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