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仙桃药名。 ❶出 《生草药性备要》。又名石上莲、石橄榄、石穿盘、石萸肉、大吊兰。为兰科植物石仙桃Pholidota chinensis Lindl.的假鳞茎或全草。分布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地。甘、淡,凉。养阴清肺,化痰止咳。 ❶治热病津伤口渴,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眩晕,头痛,肺热咳嗽,肺结核咯血,淋巴结结核。煎服: 15~30g。 ❷治慢性骨髓炎。鲜全草捣烂敷; 或用干品,淡米酒浸软磨汁,温开水调搽患处。叶含环石仙桃萜醇、(Cyclopholi-donol)、环石仙桃萜酮、虫漆蜡醇。石仙桃的水提液具有局麻作用。 ❷见《江西草药》。为麦斛之别名,详该条。 石仙桃shíxiāntáo中药名。出《生草药性备要》。别名石上莲、石橄榄。为兰科植物石仙桃Pholidota chinensis Lindl. 的假鳞茎或全草。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地。甘、淡, 凉。养阴清热, 润肺止咳。治热病津伤口渴, 胃、十二指肠溃疡, 肺热咳嗽, 肺结核咳血。煎服: 15 ~ 30 克。治慢性骨髓炎, 捣烂敷或捣汁涂。 石仙桃 石仙桃石仙桃,又名石上莲、石橄榄、石萸肉、果上叶。始载于《生草药性备要》。为兰科植物石仙桃Pholidotachinensis Lindl.的假鳞茎或全草。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湖南等省区。 本品味甘、淡,性凉。功能润肺止咳,清热养阴,利湿,祛痰。主治肺热咳嗽、肺结核咳血、胃火牙痛、阴虚喉痛、湿热浮肿、热淋、小便不利、小儿疳积、跌打损伤、慢性骨髓炎等证。临床应用多以单味煎服。用治跌打损伤,鲜全草捣烂,加酒调敷患处。用于慢性骨髓炎,鲜品捣敷; 或取假鳞茎干品,以淡米酒浸软磨汁,调开水外搽患处。此外,干品研粉外撒,用于外伤出血。煎服,9~15; 鲜品30~60g。孕妇忌服。 ☚ 毛大丁草 松萝 ☛ 000026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