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花碑全称“词记山花 咏苍洱境碑”, 亦称“大理喜洲圣源寺杨黼碑记”等。明代白文碑。原直立嵌镶在云南大理县喜洲公社(今属大理市)圣源寺观音殿壁柱间,今存大理市文化馆。白族*杨黼撰。立于明景泰元年(1450)。高 110厘米, 宽45厘米, 碑题八字, 正文十三行,行四十字(第九行四十一字,末行三十九字),右行,正书。全文由二十诗段组成,每段四句,头三句各七字,末句为五字, 系作者学习白族民歌写成。各段二、四句末一字均押韵,按白语读音,一韵到底,韵律整齐,音调铿锵。文字内容前半部分描述苍山洱海的自然美景、名胜古迹,及上下两关的雄伟地势,后半部分系作者对人生的看法, 明显具有佛家的出世思想。今存白文碑中以此碑保存最完好, 为研究白文和白族文化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碑正面有明初杨森所撰《重理圣元西山碑记》一篇。 山花碑明代白文碑。现存云南省大理市文化馆。立于明景泰元年(1450)。高110cm,宽45cm,碑题八字,正文13行,行40字(第9行41字,末行39字)。全文由20诗段组成,每段4句,头3句各7字,末句为5字。各段2、4句末1字均押韵。 山花碑著名白文石碑。全称《词记山花·咏苍洱境》。因以白族“七七七五”式“山花体”写成,故名。立于明代景泰元年(1450),原镶嵌于云南大理喜洲圣源寺观音殿壁柱间,现存大理文化馆。质系大理石,碑高110厘米,宽45厘米,上刻明代白族诗人※杨黼所撰汉文白读诗10首,每首8句,分上下联,各联前三句反7个字,后一句为5个字,共520字。描述了苍山洱海的自然风光,名胜古迹以及作者对人生的看法。碑阴还有明代杨森新撰《重理圣元西山碑记》一篇。此碑是今存白文碑中保存最完整者,为研究大理白族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