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山核桃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山核桃》

我没有见过山核桃的树,我可曾吃过山核桃的果。

你要吃山核桃,先就得攻进它的那个铁硬的硬壳。你如果牙齿不行,这第一道防线怕就难破。就算这已攻破了,里面仍有许多曲折纡回的硬隔膜,非经一番辛苦抉剔的功夫,轻易吃不着它的肉。然而吃山核桃的趣味正在这里。

你如果晓得触类旁通,那末类似山核桃的食品还可举出不少。

老年人没有牙齿,却仍不能忘情于香脆的花生。你知道他们怎么办?他们用一具小木磨儿,把赤裸的花生肉磨成细粉,然后拿瓢匙捎了吃。但这不是杀风景的吃法吗!

花生粉不如花生肉,花生肉不如带衣的花生,带衣的花生不如带壳的花生。此其故,在于剥、摸、嚼三种动作不仅是吃花生的手段,却正是吃花生的目的的一部分。

嗑西瓜子的经验大概是人人有过的。据我自己的经验,我觉得嗑西瓜子是一件最迷人的事,因为你不开头嗑则已,一开了头就要下意识地接连嗑下去,直到供给完了为止,或至少到你的舌头感觉麻木为止。有谁喜欢把现成剥好的瓜子肉抓着吃呢?这就可以证明嗑瓜子的意义多半在于“嗑”。

同样吃蟹粉不如吃整蟹;吃虾仁不如吃整虾。

前几天看过一张名为《五十年后》的理想影片,里面形容五十年后的生活,有一点最叫我失望的,就是那时的食物已可用科学方法制成一颗小小的丸药一般,只消吞了一丸就可一天或竟几天不饿,这么一来,原可省不少的事,但是人生之中岂不被剥夺了“吃”的权利吗?

又如科学进步,竟已到了能够人工种胎的程度,那末人生之中不又被剥夺了性爱的权利吗?

好在我反正活不到那个时候去,我也用不着担这样的杞忧。如今且把上面那个“不如”的公式应用到别的人生事实上,我们就又记起一段很流行的警句,叫做“妻不如妾,妾不如婢,婢不如妓,妓不如偷,偷不如偷不着”。

你如嫌这几句警句太不摩登,那末说,“结婚是恋爱的坟墓”,岂不既摩登而又哲学的吗?

这些人生的小事实,说起来却很平凡,却是绝少人能够发见那其中隐伏着的一个大原则,即——

人生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目的。

唯其不懂得这个原则,所以多数人为着妄想去达到他们所假定的目的,以致他们的一生大部分成了空白,我想这是大大犯不着的事。

从前的读书人牺牲了“窗下十年”,为的要一旦“飞黄腾达”。我并非说这“窗下十年”不犯着牺牲,是说这十年辛苦有它的本身的价值,不单是一旦“飞黄腾达”的手段而已。如果单单认为一种手段而不认识它本身的价值,那末这十年生活真是一张空白了。

已经飞黄腾达之后,再去回味窗下的十年,犹之结婚之后再去回味恋爱的生活。因有这回味,便足证明当初的生活有它本身的价值,也因有这回味,便足证明你当初未曾充分认识那价值。

在动荡的现代,这个原则的应用似乎尤其重要了。因为在安定的社会里,人的一生还多少可由自己操纵;你所努力奔赴的所谓目的,一旦达到之后,也至少可以暂时的稳定。如今在剧变的潮流中,你能拿着罗盘指定你一生的方向始终不变吗?即使已经达到你的“彼岸”,你能包得住不再被冲击到别处去吗?唯其不能,所以愈加要了解这个原则。

你倘若曾和中年以上的人做朋友,你总曾听见下列的典型的对话:

“多年不见了,听说你近来混的很好。”

“哪里哪里!还不是连年亏空。听说××很不错。”

“是的,他至少生活是解决了。”

这所谓“生活解决”,无非就是不用做事也可生活的意思。这个“生活解决”,在青年时代或者不是迫切的要求,在中年以上的人,却正是他们所谓“人生的目的”。你说这目的太平凡吗?然而一个社会里究有几人能免俗!而事实上,就是这样平凡的目的也已经是现代生活的一种迷梦了。因为这种“生活解决”和“身后萧条”的比例,你总可以想象得到的。

因生活不解决而苦闷到死,虽属很普遍的现象,实则都由不解人生的本质所致。

人生本是一个过程,它的“解决”就是死。

人生的意义就在这个过程上。你要细细体认和玩味这过程中的每节,无论它是一节黄金或一节铁;你要认识每节的充分价值。人生的丰富就是经验的丰富,而所谓经验,就是人生过程中每个细节之严肃的认识。

宗教家认整个人生都是到另一生活的手段,原是害人不浅。一般人认前半世生活是后半世生活的手段,也同样害人不浅。

谁抱着传种的目的而行性交呢?据我所知,这样的性交十九不能传种。

雕塑家和画家的最后目的在于具体的雕像和画图罢?然而倘没有雕塑和绘画过程中所感着的趣味,肯做雕塑家和画家的人恐怕要不多吧。

但是音乐和人生尤其相似。当音乐家演奏时,每个声音的发出时必都伴着他自己的情绪的反应。及待曲终,情绪的反应也就终止。音乐只是一个过程,人生也只是一个过程。哪里有过一个完全机械的音乐家呢?

但是体认过程和“委命”“随他”完全不是一件事。所以过程论的人生观决不是消极的——反之,却是积极的。山核桃要层层的剥才能吃到肉,人要息息的做才能得到经验。

你如不愿吃剥现成的山核桃肉,也就不稀罕人家的“不劳而获”了。

(1933年《现代》第2卷第3期)





赏析“人生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目的”,“人生的意义就在这个过程上,你要细细体认和玩味这过程中的每节,无论它是一节黄金或一节铁;你要认识每节的充分价值。”读完傅东华的小品文《山核桃》,不由得被作者这大胆而奇特的观点所吸引。

为什么说作者的观点奇特呢?首先,作者在谈论吃山核桃时,根本没有涉及人生哲理,只是娓娓写来:“你要吃山核桃,先就得进攻它的那个铁硬的硬壳,”“非经过一番辛苦抉剔的功夫,轻易吃不着它的肉。然而吃山核桃的趣味正在这里。”忽然笔锋一转,意味深长地推导出:“这些人生的小事实,说起来却很平凡,却是绝少人能够发见那其中隐伏着的一个大原则,即——人生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目的。”作者落笔于身边琐事:吃山核桃、嗑瓜子等,却发人之未发,掘人之未掘,抽出了人人心中涌动但难以言传的微妙哲理,揭示出深刻而奇特的内涵,怎么能不显露一种独具魅力的特色呢?记得有位作家曾经说过,绝妙的文章,就是能够从平淡中抽出赫然而新颖的寓意,看来这篇小品文做到了这点。

《山核桃》的奇特还表现在它揭示的哲理本身。过去的文人对酒当歌,大叹人生几何?今天的世人更有为追名逐利而疲于奔命者。傅东华面对生活却有自己的一套见解:生活只是一个过程,我们要认真体味这过程中的每一节,人的一生才不至于成为空白。譬如旧社会“窗下十年”的读书人,目的是飞黄腾达。飞黄腾达的一刻固然令人欣喜,然而这十年辛苦,也自有它本身的价值。如果以这种达观的态度面对生活,那么十年的学习恐怕就会减少许多悲苦苍凉的味道吧!

更何况,社会发展迅雷不及掩耳,谁又能在多变之秋拥有一个永久不变的目标呢?即使经过千辛万苦,舍掉本该享受的东西,达到理想的彼岸,“你能包得住不再被冲击到别处去吗?唯其不能,所以愈加要了解这个原则。”但是,茫茫人海、营营众生,能够理解这个哲理的又有几人?

当然,把人生看成一个过程,充分认识每一环节,并不意味着作生活的奴隶,一味地安于天命。小品文的作者在推出自己的见解后,又进一步展开他的人生过程论,深刻地指出:生活是一种积极而睿智的行动,“核桃要层层的剥”,瓜子要一颗颗的嗑,书要一本本的读,图要一幅幅的画,人呀,就得一“息息的做”。只有在生活面前,充分发挥万物之灵秀、天地之精华——人的潜力,才能在尽情享受生活的同时,努力创造生活,为最终的圆满打下坚实的基础。就像音乐,“当音乐家演奏时,每个声音的发出时必都伴着他自己的情绪的反应”,酸甜苦辣投入的越多,成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记得孙犁说过:“哲学思想是文艺作品的灵魂和思想”,“如果文学作品里没有一点哲学,那它就没有什么味道了。”《山核桃》这篇两千来字的小品文,通篇却洋溢着谈道说理的氛围,闪烁着哲理的光辉,因而让人觉着张力巨大、魅力长存!
古代名物 > 木果類 > 果木部 > 喬木 > 山核桃
山核桃  shānhétáo

亦稱“山胡桃”。果木。以其野生山中,果似核桃,故稱。胡桃科。落葉喬木。幼枝灰緑色,頂芽裸露,黄褐色。羽狀複葉。雌雄同株,雌果序常具六至十三個果實。種子可食用,亦可入藥。木材可製器具。原產我國。浙江、安徽、山東、新疆等地均有分佈。元·武漢臣《老生兒》第二折:“這個是你的? 山核桃差着一隔哩。”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果二·胡桃》:“劉恂《嶺表録異》曰:南方有山胡桃。底平如檳榔,皮厚而大堅,多肉少瓤,其殼甚厚,需錐之方破。然則南方亦有,但不佳耳。”

山核桃Chinese hickory

胡桃科山核桃属的多年生落叶果树, 乔木。又名浙江山核桃、山核、山蟹、小核桃。学名Carya cathayensis Sarg.。
起源与分布 山核桃原产中国。早在4 000万~2 500万年前的新生代第三纪渐新世,中国华东地区就已有山核桃的分布, 到中新世山核桃成为这一地区亚热带落叶和常绿阔叶混交林的主要树种。以后在第四纪的冰川影响下, 大部地区的山核桃遭到毁灭, 而天目山区和大别山区因近海气候温和,加上地形复杂,没有受到北方大陆冰川的破坏,使山核桃得以保存下来,成为孑遗树种之一。山核桃主要分布于浙江的临安、淳安、安吉、桐庐和安徽的宁国、歙县、绩溪、旌德等县, 多山野自生或作为林木栽培。
特征与特性 山核桃树高达30米, 干径30~66厘米。树皮平滑, 灰白色。裸芽。奇数羽状复叶, 有小叶5~7片。雌雄同株异花;雄性葇荑花序3条成一束;雌性穗状花序直立, 具1~3朵雌花。坚果外有四棱总苞, 羽状突起明显。裸芽、叶背、嫩枝及总苞表面均密被锈黄色腺鳞。坚果倒卵形或椭圆状卵形, 果形较小, 核仁是主要食用部分。
山核桃有强大主根, 根系分布常超过树冠半径的1~2倍。实生树7~13年开始结果, 经济寿命一般长达25~50年。单株产量一般为15~25千克, 最高可达50千克以上。新梢上着生的芽都是裸芽, 花芽和叶芽不易辨认,翌年裸芽萌发抽枝。其开花枝有雌花枝、雄花枝和雌雄花混合枝三类。结果枝在结果的当年, 常于果穗下方1~3叶腋抽生短枝状裸芽, 次年抽枝生长一年, 第三年再在其上抽结果枝结果, 如果营养条件好, 其中一部分芽在次年仍能抽生结果枝。新梢常集中于枝端, 枝的中下部光秃, 所以结果部位常移向树冠外围, 内膛及下部空虚。但枝条基部的隐芽寿命较长, 常萌发成新梢, 故容易更新。从开花至果实成熟需120天, 生长期则长达250天。
山核桃喜温暖湿润气候,其产区年平均气温在15~17℃, 年降水量1000~1500毫米, 7月的平均气温在20~30℃。山核桃为半阳性植物,尤其是幼树时期,夏季强光直射, 会导致生长受阻, 叶片枯焦,甚至死亡,故需遮荫。适宜土层深厚、轻松而腐殖质含量较多的石灰性砾质壤土,pH值6~7, 最适于山麓或山谷湿润而避风的向阳坡地栽培。
主要种类和品种 山核桃属共有20种, 大部分美洲原产。中国原产有4种, 山核桃是其中果实品质最好的一种。新发现的大别山山核桃(C. cathayensis Sa-rg. var. dabieshanensis Y. Z. Hsu et N. C. Tao-nov. Comb.)为本种的变种,分布于安徽省的金寨县和湖北省的莫山县, 果实品质较优。
山核桃在产地均用实生繁殖, 无确定的品种。坚果果形变异不大,平均重4.2克, 已查明有2类型: ❶圆果种。即普通常见的山核桃, 极大多数山核桃属此类型。坚果尖卵形, 纵径2.43厘米,横径2.10厘米,厚度1.94厘米, 果顶尖锐, 基部圆形, 壳较厚(0.11厘米), 内壁有2大分隔, 6小分隔, 剥壳较易, 核仁常完整。
❷扁果种。此类型占少数。坚果扁圆形, 纵径2.05厘米, 横径2.16厘米, 厚度2.09厘米,果顶尖,稍突起, 果形整齐, 壳较薄(0.09~0.1厘米), 内壁有3大分隔, 9小分隔, 剥壳较难, 核仁常不完整。
栽培技术要点 实生繁殖可在采种后就播种。如果翌年春播, 种子应湿沙层积贮藏,至2月苗床点播,行株距30厘米×10厘米,夏季搭棚遮荫。培育2年后出圃或供作砧木。嫁接法多用切接或腹接,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为枝接适期。建园宜选择坡度在25°以下的山麓丘陵地带, 10度以上坡地, 要修梯田或鱼鳞坑栽植, 10度以下缓坡可撩壕或平畦栽植,行距6米。株距5米,每公顷栽330株;为早期高产,亦可采用5米×3米行株距, 每公顷660株,至树冠衔接, 影响光照时, 进行隔株间伐, 每公顷减为330株。建园5年内可间作大豆、花生等豆科植物或绿肥作物。夏季对园地进行浅铲除草或覆草, 冬季进行深翻施肥, 结合整修梯田。在春季萌芽前、开花前、果实发育期及采果后施速效肥,pH值5以下的酸性土壤增施石灰。
为使树体适当矮小, 便于管理, 可在树高7~8米时, 截去顶枝, 促使树冠横向发展; 树冠枝条密度过大,宜及时修剪, 使冠内通风透光; 老树结果外移时,进行大枝回缩修剪, 促使基部隐芽抽枝更新; 老衰树可锯去骨干枝上部, 培养下部新枝,使树体更新复壮,持续结果。
主要病虫害有根腐病、膏药病、木腐病、山核桃天社蛾、大蓑蛾、小蓑蛾、蚜虫等, 要及时防治。
新采坚果, 其核仁有涩味, 需加水沸煮约4小时后取出晾干, 方可食用。
经济价值 山核桃是浙江著名土特产之一。炒食味极香脆甜美,亦是糖果糕点原料。核仁营养丰富,含蛋白质18.3%, 且富含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等; 含油率高达69.8~74.0%,每100千克坚果可产油27~30千克, 油质优而有香气, 供食用或工业用。油饼可作饲料或肥料。果壳可加工活性炭。果实总苞可提取单宁。木材可作优良家具以及建筑和军工用材。


山核桃cathay hickory

Carya cathayensis,别名杭州小胡桃。胡桃科山核桃属落叶乔木。高达25~30m,干皮灰白色,裸芽、幼枝密生褐黄色腺鳞。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5~7枚,披针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7.5~22cm,边缘有齿。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为3分歧之柔夷花序;雌花2~10朵呈穗状,花期5月。核果球形或倒卵形,具四棱,并密生褐黄之腺鳞,9月果熟。原产中国浙江西部、安徽及贵州东部。喜光,耐侧方庇荫。适生温暖湿润、夏季较凉爽、雨量充沛的环境。喜肥,适含腐殖质丰富的中性至微酸性、排水良好的土壤;干旱瘠薄与排水不良之地生长差、结实少。播种和嫁接繁殖,嫁接可以化香树为砧。实生树约7~8年生始花。山核桃可用作庭荫树栽植。


本属中常见栽培的种尚有薄壳山核桃(C.illi-noensis),别名美国山核桃、长山核桃。落叶乔木。高达45~55m,果长圆形、较大、核壳较薄。原产美国及墨西哥。20世纪初引入中国,华北以南各地常有栽培,以福建、浙江、江苏较多,北京有少量栽培。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但有一定的耐寒能力。适深厚疏松富含腐殖质砂质壤土及冲积土。不耐干旱瘠薄,耐水湿。萌蘖性强。可用播种、嫁接、分根、扦插法繁殖。移植大树应带土球。愈伤力差,修剪应涂保护剂。实生树12~14年始结实。本种树体高大,枝叶繁茂,树形美观,园林中可用作行道树或庭荫树。

山核桃cathay hickory

Carya cathayensis Sarg.,胡桃科,山核桃属。落叶乔木。中国特产的坚果类果树。产于浙江、安徽等省。高约20m。树皮光滑,灰白色。小枝幼时被橙黄色腺体。羽状复叶,小叶5或7枚。雌雄同株异花。果倒卵形,长2~2.5 cm,有4棱,外皮密生黄色腺体,4裂。核果卵形,顶端短尖,基部圆形,壳厚有浅皱纹。9月成熟。果仁炒食或为糖果点心原料。

山核桃

山核桃

胡桃科落叶乔木。又称核桃。高达30m,胸径70cm。树皮灰白色。奇数羽状复叶,小叶5~7,椭圆状披针形,长7.5~22cm。雄葇荑花序长7.5~12cm。雌花1~3生于枝顶。果卵状球形或倒卵形,长2.5~2.8cm,密被褐黄色腺鳞,具4纵脊,4瓣裂。果核卵形,长2~2.5cm,壳厚约1mm。花期5月,果期9月。产安徽、浙江。著名木本油料及干果。出仁率43.7%~48.2%,蛋白质18.3%,木材纹理直坚韧,优良军工用材。世界山核桃属17种,分布北美东部和亚洲东南部。中国产4种,引入1种。供作干果品质好,产量高的是美国薄壳山核桃,乔木,原产地高达55m,胸径2.5m,树皮灰色。奇数羽状复叶,小叶11~17。果3~10集生,长圆形,长4.4~5.7cm,具4或6纵脊,果核长卵形或长圆形,长3.7~4.5cm,壳较薄,种仁大。花期5月,果期10月。中国1900年前后引入,北京、江苏、浙江、福建、安徽、江西的一些城市都有种植。材质好,树形优美,栽培品种300多个。干果果仁甜香,含脂肪68%~82%,蛋白质14%,糖类14%。优良园林树种。

山核桃

山核桃

珍稀油料及木材兼用树种。又名 “山胡桃”、“姜桃”。种植历史悠久。主要分布于靖县、通道、会同、黔阳、怀化、新晃、麻阳、辰溪、溆浦、芷江、沅陵等县,以靖县、黔阳、通道、会同4县最多。山核桃属胡桃科植物。木材质地坚韧致密,纹理通直,材色花纹美观、耐腐,为军木、建筑、车辆、船舶及家具的高级用材; 山核桃果仁食油量达74%,蛋白质18.3%,营养丰富,炒熟后为味美可口的土特产食果,也可做糕点原料。所榨油为优质食用油,味道芳香,有滋补润肠功效。

☚ 山棉皮   子母竹 ☛

山核桃

cathay hickory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2:2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