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山公启事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山公启事

典源出处 《晋书 ·山涛传》:“涛再居选职十有余年,每一官缺,辄启拟数人,诏旨有所向,然后显奏,随帝意所欲为先。故帝之所用,或非举首,众情不察,以涛轻重任意。或谮之于帝,故帝手诏戒涛曰:‘夫用人惟才,不遗疏远单贱,天下便化矣。’而涛行之自若,一年之后众情乃寝。涛所奏甄拔人物,各为题目,时称‘山公启事’。”
释义用法 晋山涛 (字巨源) 官居吏部尚书,负责选任官吏,他“甄拔隐屈,搜访贤才,旌命三十余人,皆显名当时,人怀慕尚,风俗颇革。”“前后选举,周遍内外,而并得其才。”他对所选拔的人都加以评论品题,供皇帝选用。后用此典指知人善任,荐贤选才。
用典形式
【山公启】 宋 ·黄庭坚:“明日重来,落花如绮,芭蕉渐展山公启。”明 ·汤显祖:“也知不厌山公启,解事长亏女秀才。”
【山涛鉴】 唐 ·杜甫:“明白山涛鉴,嫌疑陆贾装。”
【山公启事】 唐·李商隐:“人间只有嵇延祖,最望山公启事来。”清 ·吴伟业:“中散弹琴竟未终,山公启事成何用。”
【名贤启事】 清·吴伟业:“巨源当日称知己,误玷名贤启事中。”
【公才山吏部】 唐 ·高适:“公才山吏部,书癖杜荆州。”
【急士如拾珍】 宋·陈与义:“巨源邦之栋,急士如拾珍。”

山公启事shān gōng qǐ shì

形容人选贤荐能,知人善任。《晋书·山涛传》:“(山)涛甄拔隐屈,搜访贤才,旌命三十余人,皆显名当时。”“涛再居选职十有余年,每一官缺,辄启拟数人,诏旨有所向,然后显奏,……涛所奏甄拔人物,各为题目,时称‘山公启事’。”李商隐《赠宇文中丞》:人间只有嵇延祖,最望山公启事来。杜甫《送魏二十四司直岭南掌选》:明白山涛鉴,嫌疑陆贾装。殷寅《铨试后征山别业寄源侍御》:裴楷能清通,山涛急推荐。

山公启事

典源出处 《晋书 ·山涛传》:“涛再居选职十有余年,每一官缺,辄启拟数人,诏旨有所向,然后显奏,随帝意所欲为先。故帝之所用,或非举首,众情不察,以涛轻重任意。或谮之于帝,故帝手诏戒涛曰:‘夫用人惟才,不遗疏远单贱,天下便化矣。’而涛行之自若,一年之后众情乃寝。涛所奏甄拔人物,各为题目,时称‘山公启事’。”

 

释义用法 晋山涛 (字巨源) 官居吏部尚书,负责选任官吏,他“甄拔隐屈,搜访贤才,旌命三十余人,皆显名当时,人怀慕尚,风俗颇革。”“前后选举,周遍内外,而并得其才。”他对所选拔的人都加以评论品题,供皇帝选用。后用此典指知人善任,荐贤选才。

用典形式

【山公启】 宋 ·黄庭坚:“明日重来,落花如绮,芭蕉渐展山公启。”明 ·汤显祖:“也知不厌山公启,解事长亏女秀才。”

【山涛鉴】 唐 ·杜甫:“明白山涛鉴,嫌疑陆贾装。”

【山公启事】 唐·李商隐:“人间只有嵇延祖,最望山公启事来。”清 ·吴伟业:“中散弹琴竟未终,山公启事成何用。”

【名贤启事】 清·吴伟业:“巨源当日称知己,误玷名贤启事中。”

【公才山吏部】 唐 ·高适:“公才山吏部,书癖杜荆州。”

【急士如拾珍】 宋·陈与义:“巨源邦之栋,急士如拾珍。”

 


典故“山公启事 ”的出处、意思和举例 - 可可诗词网

山公启事

 典源出处 《晋书 ·山涛传》:“涛再居选职十有余年,每一官缺,辄启拟数人,诏旨有所向,然后显奏,随帝意所欲为先。故帝之所用,或非举首,众情不察,以涛轻重任意。或谮之于帝,故帝手诏戒涛曰:‘夫用人惟才,不遗疏远单贱,天下便化矣。’而涛行之自若,一年之后众情乃寝。涛所奏甄拔人物,各为题目,时称‘山公启事’。”

 

释义用法 晋山涛 (字巨源) 官居吏部尚书,负责选任官吏,他“甄拔隐屈,搜访贤才,旌命三十余人,皆显名当时,人怀慕尚,风俗颇革。”“前后选举,周遍内外,而并得其才。”他对所选拔的人都加以评论品题,供皇帝选用。后用此典指知人善任,荐贤选才。

用典形式

【山公启】 宋 ·黄庭坚:“明日重来,落花如绮,芭蕉渐展山公启。”明 ·汤显祖:“也知不厌山公启,解事长亏女秀才。”

【山涛鉴】 唐 ·杜甫:“明白山涛鉴,嫌疑陆贾装。”

【山公启事】 唐·李商隐:“人间只有嵇延祖,最望山公启事来。”清 ·吴伟业:“中散弹琴竟未终,山公启事成何用。”

【名贤启事】 清·吴伟业:“巨源当日称知己,误玷名贤启事中。”

【公才山吏部】 唐 ·高适:“公才山吏部,书癖杜荆州。”

【急士如拾珍】 宋·陈与义:“巨源邦之栋,急士如拾珍。”

山公启事

《晋书.山涛传》:“涛甄拔隐屈,搜访贤才,旌命三十余人,皆显名当时。”“涛再居选职十有余年,每一官缺,辄启拟数人,诏旨有所向,然后显奏,随帝意所欲为先。……涛所奏甄拔人物,各为题目,时称‘山公启事’。”后用来指有知人之明,选拔贤才。李商隐《赠宇文中丞》:“人间只有嵇延祖,最望山公启事来。”

山公启事

山公启事shān’ɡōnɡqǐshì

━━┃┃ 《晋书·山涛传》:“涛所奏甄拔人物,各为题目,时称‘山公启事’。”“山公启事”是山涛甄拔人物的评语,后喻举荐人才积极郑重。唐·李商隐《赠宇文中丞》诗:“人间只有嵇延祖,最望山公启事来。”

☚ 十步芳草   千金市骨 ☛

山公启事

【出处】 《晋书·山涛传》:“涛甄拔隐屈,搜访贤才,旌命三十余人,皆显名当时。人怀慕尚,风俗颇草。”“涛再居选职十有余年,每一官缺,辄启拟数人,诏旨有所向,然后显奏,随帝意所欲为先。……涛所奏甄拔人物,各为题目,时称‘山公启事’。”
【释义】 晋代山涛字巨源,任吏部尚书,掌诠选官吏,他搜访贤才,向皇帝推荐,在奏章上并拟好品题,人称“山公启事”。后以此典形容举荐人才,知人善任。
【例词】 名贤启事 山公启 山公启事 山涛鉴 山涛启 公才山吏部 选在山涛 山涛推荐
【用例】
〔名贤启事〕 清·吴伟业《寄房师周芮公》:“巨源当日称知己,误玷名贤启事中。”
〔山公启事〕 唐·罗隐《投湖南于常侍启》:“浼山公启事之书,累王衍雌黄之口。”
〔山涛鉴〕 清·黄来《沈阳立春日感事》:“亮乏山涛鉴,宁辞贰负章。”

山公启事

启事:陈述事情的书函。山涛写成的书函。用以指为官者善于推举人才。也作“山公启”。西晋时,吏部尚书山涛善于选拔人才,任用贤能,经他荐举的许多官员都政绩突出,名显当时。山涛在任十多年,每次遇到官位空缺时,总是先选列数人,然后逐一写成书函,送请皇帝录用。当时人们都敬称他的书函为“山公启事”。(见《晋书·山涛传》)

山公启事

西晋武帝泰始年间,山涛居吏部尚书,每有官缺,他就拟好几名候选人,而待武帝有意向之后,再以武帝意为据,从候选人名单中选择人选,这样选中之人往往不是最有才德的,有人上告武帝,武帝于是让山涛选择人才应以才能为先,而不必尽合帝王心意。山涛听后处之泰然,依旧行事,一年之后,不复再有上告者,于是武帝更加亲信他。山涛每上奏所选人才,常冠之以题目而奏之,时人称之为“山公启事”。

山公启事shān gōng qǐ shì

晋山涛为吏部尚书,凡选用人才,亲作评论,然后公奏,时称“山公启事”。《晋书·山涛传》:“涛再居选职,十有余年,每一官缺,辄启拟数人,诏旨有所白,然后显奏。……涛所奏甄拔人物,各为题目,时称山公启事。”唐·李商隐《赠宇文中丞》诗:“人间只有嵇延祖,最望山公启事来。”

山公启事shāngōng-qǐshì

〔主谓〕 山公,晋山涛。山涛为吏部尚书,凡选用人才,必拟题目考核并加评论后,上报任用。借指举贤荐能,知人善任,亦指荐贤的公文。语本《晋书·山涛传》:“涛再居选职,十有余年。每一官缺,辄启拟数人,诏旨有所问,然后显奏……涛所奏甄拔人物,各为题目,时称山公启事。”唐·李商隐《赠宇文中丞》:“人间只有嵇延祖,最望~来。”
△ 褒义。用于人事方面,用人惟才,不遗疏远卑贱之举。
【近义】名贤启事 山公启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3:0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