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属地原则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属地原则territorial principle即[属地性]。 属地原则又称“属地主义”,指法律对人的效力以地域为标准;基于国家领土主权原则,凡处在一国领域内的人,无论他是其本国人、外国人或无国籍人,均适用该国法律。如果不在本国领域内,即使本国人也不受本国法律的保护。中国刑法第3条第1款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外,都适用本法。”所谓“特别规定”,一是少数民族地区依法制定的变通规定;二是指按照国际法原则,“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问题,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属地原则在行为地和结果地不在同一国领域内的情况下扩大其适用,形成了下述两个原则:(1)行为地原则,指对行为发生在国内而结果发生在国外的犯罪和侵权行为,适用本国法律。(2)结果地原则,指对行为发生在国外而结果发生在国内的犯罪和侵权行为,适用本国法律。中国刑法既采用行为地原则,也采用结果地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条第3款规定:“犯罪的行为或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适用中国刑法。 属地原则见“属人主义”。 属地原则刑法关于空间适用范围的一种立法观点。指不问犯罪人或被害人属何国籍,只要犯罪地属本国,即适用本国刑法的刑事管辖原则。又分行为地说和结果地说。前者认为,只要犯罪行为发生在本国,即适用本国刑法。后者认为,只要犯罪结果发生在本国,即适用本国刑法。根据我国刑法,犯罪的行为或结果有一项发生在我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我国领域内犯罪,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我国刑法。 属地原则又称“属地主义”、“属地主义原则”。以纳税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的收益、所得或一般财产价值来源地或存在地为标准确定国家行使税收管辖权范围的一项原则。按照这一原则,跨国纳税人是否为该国的公民或居民,领土包括领陆、领水(内水和领海)、领空及拟制的领土(如船舶、火车、飞机等)。按属地原则确定的税收管辖权称为“地域管辖权”或“收入来源地管辖权”。参“地域管辖权”。 属地原则Principle of Geography见“属地主义原则”。 属地原则见“国民原则”。 属地原则 属地原则又称属地主义、领土原则、地域管辖原则。确定刑法空间效力的原则之一。依照这一原则,在一国的领域内犯罪的本国人、外国人 (包括无国籍人),不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 (包括无国籍人),或是本国国家利益,除应受国际法或国内法规定限制以外,都应适用本国刑法追究行为人的责任。属地原则反映了国家的主权原则。 ☚ 损害赔偿请求权 行政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