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骚艺术新探
楚辞研究专著。今人毛庆著。本书是楚辞研究史上第一本专论屈骚艺术的专著。前有曹道衡《序》,称赞此书“做到了新方法与传统考证学的较好结合”,能够为使用新方法的研究者所赞同,也能为习惯于传统方法的研究者所接受。末有《后记》,毛氏提出如今研究屈赋的难点有三:背景不清;年代久远;成就太辉煌。认为,“愈是原始古老的东西,愈要靠现代科学来发现”,“对屈骚这样伟大作品的艺术奥秘,也应当努力应用现代的科学和文学艺术理论来深入发掘。”正文分6部分:《屈骚艺术背景研究》、《屈骚艺术心理研究》(分为上、中、下篇)、《屈骚创作倾向研究》、《屈骚象征体系研究》、《屈骚结构语言研究》、《屈骚艺术影响研究》(分为上、下篇)。此书视野宏阔,新见叠出,驾驭自如,如云屈原为男女双性化气质的人;屈原作为浪漫主义诗人,而创作方法却接近表现主义;象征,是屈原诗歌的主要表现手法之一,屈骚象征系统分为动植物系统、事物系统与人物系统三个层次,其中心是彭咸,最高层次是屈原的自我形象,乃至认为《橘颂》是屈原象征形象选择的失败之处。皆为发前人所未发之论。1990年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