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屈子说志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屈子说志

屈子说志

楚辞研究专著。清代陈远新著。8卷。首卷收《屈原列传》、班固《论》、王逸《序》(总序一、散序十七)、刘勰《辩》。正文6卷:《离骚》、《九歌》、《天问》各为1卷,卷四为《卜居》、《惜颂》、《思美人》、《惜往日》、《抽思》,卷五为《桔颂》、《悲回风》、《远游》、《招魂》,卷六为《涉江》、《哀郢》、《渔父》、《怀沙》,附景差《大招》。末卷收宋玉《九辩》、贾谊《吊屈原赋》、《鵩鸟赋》、校阅姓氏、跋等。此书最大特色是离析《九章》,将屈作按其时间先后重新排列次第,颇见其用心之勤。此书分章注释,句有句义,章有章旨,且多自出心裁,不蹈袭旧说,如谓“灵修”为屈原自称,“灵,即灵均,言其性;修,即修能,言其学。明蹇蹇出于性学”云云,而不以指君王。由于刻意求新,务求好奇,故率多穿凿悠谬之说。此书有乾隆十四年慎余堂刊本。

☚ 屈子正音   屈子章句 ☛

屈子说志

楚辞辑注。清陈远新撰。八卷。远新字日又,清诸生。生平事迹未详。是集约成书于乾隆十四年(1749)左右。前有“自序”,次为凡例、目录。卷首为《史记·屈原列传》、班固论、王逸序、刘勰辩。正文六卷,依次为:卷一《离骚》,卷二《九歌》,卷三《天问》、卷四《九章》中之《惜诵》、《思美人》、《惜往日》、《抽思》,还有《卜居》。卷五为《九章》中之《桔颂》、《悲回风》、《远游》,还有《招魂》。卷六为《九章》 中之《涉江》、《哀郢》,还有《渔父》、《怀沙》、《大招》。卷末一卷,宋玉《九辩》、贾谊《吊屈原赋》、《鹏鸟赋》及校阅者姓氏、跋。由此目录可以看出,陈氏是依自己认定的《楚辞》各篇写作年代而重新编排的,是为新说。正文分章而注,句有句解,章有章旨。于名物训诂及字句解释方面时有灼见,但因刻意求新,不蹈前人,独出心裁,故牵强穿凿之处较多。有乾隆十四年慎余堂刊本。

屈子说志

正文六卷。卷首 《征录》一卷,末附宋玉 《九辩》等。清陈远新 (生卒年事迹不详)撰。陈远新,字日又,高安 (今江西高安)人,清诸生,此书从乾隆十三年(1748)秋开始撰写,花了近一年时间,在 “读 《骚》于今三十余年”的基础上,“参合古诂时解,舍其所害,取其所得”,撰成此书 (《自序》,)。书前有乾隆十四年(1749)沈澜序和同年作者自序,下为凡例,详细说明此书注释体例、方法、作品排次等问题,后为目录。全书共八卷,卷首一卷,有《史记·屈原列传》、班固论、王逸序 (总序一,散序十七)、刘勰《辨骚》。正文六卷,卷一 《离骚》;卷二 《九歌》(从 《东皇太一》至 《山鬼》,以 “之一”至 “之九”列出,《国殇》、《礼魂》为 “附”); 卷三 《天问》; 卷四 《卜居》、《惜诵》、《思美人》、《惜往日》、《抽思》;卷五《桔颂》、《悲回风》、《远游》、《招魂》; 卷六 《涉江》、《哀郢》、《渔父辞》、《怀沙》,附景差 《大招》;卷末一卷,宋玉《九辩》,贾谊《吊屈原文》、《鵩鸟赋》;后为校阅姓氏,跋。此书特点:一是着意屈原作品的写作时代,并根据自己考证对屈原作品重新排序,尤其将《九章》拆散,与 《远游》、《招魂》、《卜居》、《渔父》相杂,是历代《楚辞》著作所未见。陈氏对此有详细说明,尽管论据不够充分,可聊备一说。特别是将《九章》分散,与其它同类诗篇相杂,可见不囿于旧说,勇于立新的精神。二是对每篇作品按义分章而注,句有解,章有义,篇首再冠以大义,篇末有结语。对屈原每篇诗作分析得深入、细密。三是刻意求深、求新,不肯蹈袭前人之见。如对依彭咸之解,认为未必是效仿其死;认为“女媭”为屈原侍女,不为无见。故姜亮夫先生赞曰:“然不蹈袭一语,皆出心裁”(《楚辞书目五种》)。但此书亦有牵强之处,如认为 《九歌·湘君》 “为大婚者所祀”,《九歌·湘夫人》,“为求嗣者所祀”,《离骚》 中 “高辛”“少康”喻秦,“有虞”指韩、赵、魏三国等,实属荒谬之说。版本有清乾隆十四年 (1749)慎余堂刊本,姜亮夫藏一残本。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5: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