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丰富了 “菜篮子”, 缓解了冬春季吃菜难的问题
甘肃蔬菜资源丰富,且颇多优势品种。最大的难题之一是适宜蔬菜生产的季节短,长期以来,从当年11月到次年4月上旬难得吃上省产新鲜蔬菜, 虽曾发展过各种类型的温室,但由于温室的造价高,耗能量大而难以为继。农膜保护地蔬菜的提前上市和秋延后生产,不但提高了蔬菜的产量和质量, 更重要的是大大缓解了城镇居民淡季吃菜的困难。据多年实测资料,塑料大棚的地温可提高2—5℃, 早春蔬菜提前上市一月左右,秋延后20天左右,增产幅度30%—50%,有的如黄瓜、辣椒增幅50%—100%,0.067公顷产量达到7 500—10 000公斤。河西张掖、武威、酒泉应用地膜复种的大白菜、蒜苗、洋葱等,除满足本地需要外,还销往兰州和宁夏、青海、新疆各省(自治区)。近两年兴起的节能日光温室。更开创了甘肃冬春季蔬菜生产的新纪元。据调查,全省目前有节能日光温室约20公顷,加上其他措施,冬春生产的蔬菜共约1 500万公斤,但也只能满足同期需要量的15%。到1997年仅兰州市日光节能温室可达到335公顷, 冬春淡季自产新鲜蔬菜可以满足全市总需要量的5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