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稱“歸墟”、“歸塘”。傳說中大壑下部泄海水處,爲海水之所歸,海水於此聚而泄出。《莊子·秋水》:“天下之水,莫大於海,萬川歸之,不知何時止而不盈,尾閭泄之,不知何時已而不虚;春秋不變,水旱不知。”《列子·湯問》:“渤海之東不知幾憶萬里,有大壑焉,實惟無底之谷。其下無底,名曰歸墟。”張湛注:“《莊子》云‘尾閭’。”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歸心》:“歸塘尾閭,渫何所到?”王利器集解:“《列子》釋文引或本、《文選·吳都賦》注、《御覽》六○、又六七引《列子》都作‘歸塘’,與《家訓》合。”按:《初學記》卷六引《列子》亦作‘歸塘”。參見本類“大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