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尾巴;尾把;已巴;以巴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尾巴;尾把;已巴;以巴i53pa55yi53ba55

尾,尾巴。宋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三《抚州踈山匡仁禅师》:“ (明) 招一日问: ‘虎生七子,那个无尾巴?’ 师曰: ‘第七个无尾巴。’”清Adam Grainger《西蜀方言》: “狗夹起尾巴跑。” “尾”注“UE3,I3”两读。民国二十年《满城县志略》卷八《风土一·歌谣》: “麻衣雀,尾 (读如以) 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 民国二十二年《高邑县志》卷六《风土志·方言》: “尾巴,尾也。尾读如依。” 民国二十五年《香河县志》卷五《风土·歌谣》: “小巴狗,上南桥,又没 (读如梅) 尾 (读如以) 巴又没毛。”或作 “尾把”。明朱橚《救荒本草》卷四: “猪尾把苗,一名狗脚莱。” “把”或为“巴”音借。民国五年《盐山新志》卷二十四《谣俗篇上·方言》:“尾把,尾也。俗读尾若倚。” 民国十七年《辽阳县志》卷二十九《物产志·动物》: “练鹊,似鹊而小,黑褐色,顶上披一带,一名带鸟,长尾白羽,今呼拖尾练,又名大尾把练。”又作“已巴”。明李实《蜀语》: “尾曰已巴○已音以,凡尾亦曰已。如马尾曰马已,狗尾曰狗已之类。”徐德庵《蜀语札记》: “案已为尾之变音,非已有尾义也。”按 “已”为“尾”古音之遗存 (详下)。民国二十四年《蓬溪近志》卷七《风土篇·方言》: “尾曰已 (音以) 巴。” 民国二十六年《犍为县志·居民·言语·方言》: “畜尾曰已巴。”亦作“以巴”。清傅崇矩《成都通览·成都之袍哥话 (即江湖话也)》:“以巴,毛也。” 因江湖黑话隐晦的需要,将 “毛” 说成 “以巴”,而“以巴”是“尾巴” 的方俗读音,“毛” 为 “尾” 的构字部件,以 “以巴”指姓毛者或指带毛之物,其隐晦程度就很难为外人所知晓了。以上不管是 “尾”读若 “以”或 “依”,还是记作 “已”、“以”,其来亦甚久远。《中原音韵》卷下: “羊尾子为羊椅子,吴头楚椅可乎?”是元时“尾”即有音“椅”者。明陈第《毛诗古音考》卷一: “尾,音倚,北方皆倚音,南方皆委音。” 则 “尾”古音“倚”。丁惟汾《俚语证古》卷十二: “衣巴,依巴也,尾巴也。兽尾谓之衣巴。衣字当作依。《夏小正传》云: ‘六月斗柄正在上,因此见斗柄之不在当心也,盖当依,依,尾也。’ 依、尾古同声。”“盖当依”,谓斗柄当尾宿。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8:1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