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少腹逐瘀汤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少腹逐瘀汤

《医林改错》卷下方。炒小茴香七粒,炒干姜二分,延胡索、没药、川芎、官桂各一钱,赤芍药、炒五灵脂各二钱,蒲黄三钱半,当归三钱。水煎服。功能活血祛瘀,温经止痛。治少腹瘀血积块疼痛;或有积块不疼痛,或疼痛而无积块;或少腹胀满;或经期腰酸少腹胀;或月经不调,其色紫黑,或有瘀块;或崩漏粉红兼白带,少腹疼痛等症。

少腹逐瘀汤 《医林改错》卷下

【组方药物】 小茴香7粒(炒) 干姜0.6克(炒) 延胡3克 没药6克(研) 当归9克 川芎 官桂 赤芍各6克 蒲黄9克 五灵脂6克(炒)
【制剂用法】 上药10味,水煎服。
【主要功效】 活血祛瘀,温经止痛。
【适应病证】 少腹积块,疼痛或不痛,或痛而无积块,或腹胀满,或经期腰酸,小腹胀,或月经一月见三五次,接连不断,断而又来,其色或紫或黑,或有血块,或崩或漏,兼少腹疼痛,或粉红兼白带者。
【临床验证】 1.原发性不孕症:治疗35例。结果怀孕率为74.3%(《包头医学》1988,1:21)。另1报告治疗62例,怀孕率达90%(《河北中医》1987,6:33)。2.子宫肌瘤及卵巢囊肿;治疗54例,痊愈27例,肿物缩小者23例,无效4例(《内蒙古中医药》1986,2:26)。
【方义分析】 本方所治证属小腹寒滞瘀积,或妇女冲任虚寒,瘀凝内阻,血不归经所致。方中当归、川芎、赤芍活血散瘀,养血调经;小茴、干姜、官桂散寒通阳,温暖冲任;蒲黄、五灵脂、延胡索、没药活血祛瘀,散结定痛。诸药相配,共成化瘀散结,温阳散寒,调经止痛之功。
【实验研究】 1.抗炎:大鼠实验表明,本方对塑料引起的肉芽肿有显著抑制作用(《中药管理与临床》1987,增刊号:37)。2.镇痛作用。3.抑制组织增生。

少腹逐瘀汤

少腹逐瘀汤

出自《医林改错》,由小茴香6克干姜6克元胡6克没药6克当归9克川芎6克肉桂6克赤芍6克蒲黄6克五灵脂6克组成。水煎服。有活血祛瘀,温经止痛之功。主治少腹瘀血,或见积块,少腹胀痛,或经期腰酸,或月经不调,血色紫黑,或有瘀块,或崩漏不止等。

☚ 血府逐瘀汤   身痛逐瘀汤 ☛

少腹逐瘀汤shàofùzhúyūtāng

《医林改错》方。小茴香七粒, 干姜二分, 延胡索一钱,没药一钱, 当归三钱, 川芎一钱, 肉桂一钱, 赤芍二钱, 蒲黄三钱五分, 五灵脂二钱。水煎服。功能活血祛瘀, 温经止痛。治少腹血瘀积块疼痛或不痛, 或疼痛而无积块, 或少腹胀满, 或经期腰酸、少腹胀, 或月经不调, 其色或紫或黑, 或有瘀块, 或崩漏兼少腹疼痛等。

少腹逐瘀汤

少腹逐瘀汤

本方出自《医林改错》卷下。方由小茴香(炒)七粒,干姜(炒)二分,延胡索一钱,没药(研)一钱,当归三钱,川芎一钱,官桂一钱,赤芍二钱,生蒲黄三钱,五灵脂(炒)二钱组成(《揣摩有得集》较本方多泽兰叶五钱,海螵蛸五钱)。水煎,分二次温服。功能活血祛瘀,温经止痛。主治少腹积块疼痛或不痛,或痛而无积块,或少腹胀满,或经期腰痠少腹胀,或月经一月见三、五次,接连不断,断而又来,其色或紫或黑,或有血块,或崩或漏,兼少腹疼痛,或粉红兼白带者。
本方所治证属小腹寒滞瘀积,或妇女冲任虚寒,瘀凝内阻,血不归经所致,故以散寒祛瘀立法。方中当归、川芎、赤芍活血散瘀,养血调经;小茴、干姜、官桂散寒通阳,温暖冲任;并以蒲黄、五灵脂、延胡索、没药活血祛瘀,散结定痛。诸药相配,共成化瘀散结,温阳散寒,调经止痛之功。本方多用于寒凝瘀滞所致的月经失调,崩漏等。临床以腹痛胀满硬实,经色紫暗,舌色暗滞,脉沉实为辨证要点。对产后恶露不下,瘀血上攻,腹痛难忍者亦可使用。如属气血虚弱,冲任失养所致的月经失调及崩漏均不宜用。

☚ 膈下逐瘀汤   身痛逐瘀汤 ☛
0000430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6:4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