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小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小麦xiǎomài

粮食作物,茎直立,中空有节,叶宽条形。籽实也叫小麦,可以磨成面粉。分春小麦、冬小麦。

小麦;小卖

◉ 小麦xiǎomài 
❶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为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中空,叶呈条形,子实椭圆形,腹面有沟,供制面粉。〈例〉播种冬~/ 春~长势良好。
❷这种植物的子实。
◉ 小卖xiǎomài 
饭馆中不成桌的、分量少的菜。〈例〉做~/ 应时~受顾客的欢迎。
做小买卖。〈例〉~部/ 提篮~/ 下岗后,全家靠老妻~糊口。

小麦xiaomai

❶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子实用来生产面粉。是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地里的~开始抽穗儿了。
❷小麦这种作物的子实;麦粒:把~磨成面粉|晒干了的~全都装进仓库里了。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下) > 蔬實部 > 雜 > 小麥
小麥  xiǎomài

亦稱“來”、“䅘”。禾本科植物小麥的種實。矩圓形或近卵形,長約二分,淺褐色。主治臟躁、煩熱、消渴、泄利。南朝梁·陶弘景《名醫别録·中品·小麥》:“主除熱,止燥渴,咽乾,利小便,養肝氣,止漏血唾血。”明·李時珍《本草綱目·穀一·小麥》:“〔釋名〕來。時珍曰:來,亦作䅘。”

小麦【同义】总目录


小麦迦师错
粮食作物

粮食作物

古代指粮食作物:禾(禾稼;田~;麦~;秋~) 黍(黍物;黍稷) 穄(穄子) 饎 稷 普淖 馨香 火谷香合 菽粟
野生的禾:稆 穞
去皮后的黍子:黄米 黍子 香合
去皮后的粟:粟 禾 小米
高梁:秫(秫米;秫黍;秫~;陶秫;陶令秫) 蜀黍
玉蜀黍:玉米 玉麦 鱼麦 珍珠米
麦子:麦(~穗;大~;小~)
大麦:
蚕豆:罗汉豆

☚ 谷物2   蔬菜 ☛

麦黍等粮食

麦黍等粮食

麦子:麦(麦子;~浪;大~;小~;燕~;黑~;莜~;油~)
大麦:麰(麰麦;麦麸) 倮麦
大麦的一种:稞(青稞) 元麦 裸麦 穬麦
米和麦:米麦
小麦:
小麦的皮屑:麸(麦~) 稃(粰) 麦糠
高梁:秫(秫秫) 稷(木稷) 粱 芦穄火谷 桃黍 木稷 荻粱 乌禾 芦檫 茭子 名禾
一种高粱:蜀黍
高粱米:秫米
包谷:粟(~米) 玉米 玉麦 玉茭 包米 包芦 棒子 珍珠米 玉蜀黍
黄米:黍(黍子;黍米) 糜(糜子;糜黍) 穄(穄子) 黄粱 香合
黍的不粘者:糜(糜子)
黑黍:秬(秬黍)
一种黑黍:
小米:粟米 颗子

☚ 各种用途的粮食   豆类 ☛

小麦

药名。出《本草经集注》。为禾本科植物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 的种子。甘,凉,入心、脾、肾经。养心益肾,除热止渴,治脏躁,烦热,消渴,泄痢。煎服:30~60g。种子含淀粉53%~70%,蛋白质11%,糖类2%~7%,糊精2%~10%,脂肪约1.6%,粗纤维约2%,尚含少量谷甾醇、卵磷脂、尿囊素、淀粉酶和微量维生素B等。

小麦wheat

禾本科,小麦属(Triticum L.)。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本属中有多个种。通常按染色体数分为三大系:二倍体的一粒系小麦;四倍体的二粒系小麦;六倍体的普通系小麦。20世纪80年代,国际植物遗传资源委员会在遗传资源调查中采用R.P.Croston和J.T.Williams分类体系:
❶二倍体,染色体组AA,有乌拉尔图小麦种(T.urartu Thum)、一粒小麦种(包括野生—粒小麦亚种和栽培—粒小麦亚种);
❷四倍体,染色体组AABB,圆锥小麦种,亚种有野生二粒小麦、栽培二粒小麦、考尔希二粒小麦(Triticum aestirum ssp. paleocolchicum)、波斯小麦、圆锥小麦(包括圆锥小麦、硬粒小麦、东方小麦、波兰小麦和埃塞俄比亚小麦(T.aestirum conv. aethiopicum Jakubz.)等品类;
❸四倍体,染色体组AAGG或AAB'B',提莫菲维小麦种(T.timopheevii Zhuk.),亚种有阿拉拉特小麦(ssp. araraticumJakubz.)和提莫菲维小麦;
❹六倍体,染色体组AABBDD,普通小麦种,亚种有密穗小麦、莫迦小麦、斯卑尔脱小麦、印度圆粒小麦、瓦维洛夫小麦和普通小麦等。世界上作为粮食栽培的主要为普通小麦和硬粒小麦。中国则以普通小麦为主,硬粒小麦和圆锥小麦有少量栽培,东方小麦和波兰小麦在西南地区有零星种植。其他小麦大都作种质资源利用。一般所称的小麦主要指普通小麦。

小麦

禾本科一二年生草木植物,四川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四川省栽培小麦有冬小麦和春小麦。冬小麦占全省小麦栽培面积的98%以上,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的重庆、成都、绵阳、乐山、内江、南充、万县、达川等平丘地区 (市)。春小麦主要种植在甘孜、阿坝高原地带。水稻收后种植的稻茬小麦采取净作播种栽培,旱地小麦采取改制预留空行套作栽培。当前主要品种有绵阳26号、绵农4号、川麦22、川麦25、蜀万41。1994年栽培小麦3432万亩,平均亩产228千克,总产量785万吨,是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农作物。

小麦

主要农作物之一。在南北疆广大地区都有分布。主产区为:莎车、疏附、叶城、伽师、巴楚、库车、拜城、墨玉、洛浦、奇台、木垒、伊宁、昭苏、塔城和额敏等县市。2002年全区小麦播种面积74.97万公顷,总产量386.44万吨,平均单产5154千克/公顷。

小麦

禾本科小麦属草本植物。起源于亚洲西部,有1万余年栽培史,中国有7000多年的历史。分布于北纬67°至南纬45°之间。1737年林奈确立小麦属,世界已定名的小麦20余种。中国有6种栽培小麦。按染色体分为一粒系二倍体小麦、二粒系四倍体小麦、普通系六倍体小麦3大系。生育期春小麦为75~150d,冬小麦中国北方为230~280d,中国南方为120~200d。1998年中国小麦播种面积2980 万hm2,产量1.10 亿t。

小麦Wheat

1618年,小麦从英国传入弗吉尼亚殖民地,但最初种植小麦并不十分成功。小麦在弗吉尼亚殖民地和马里兰殖民地不是主要的农作物,在康涅狄格、纽约和宾夕法尼亚三个“面包殖民地”则为主要农作物之一。17世纪末,这三个殖民地的小麦平均产量为每英亩20—30蒲式耳,大大高于英国的平均产量,成为这一地区的主要出口商品。独立战争以后,中西部地区也开始种植小麦。1840年,美国小麦总产量为8500万蒲式耳。这一时期酿酒业和畜牧业对小麦和其他谷物的需求量增加,是刺激小麦和谷物种植的主要原因。19世纪中期,随着运河和铁路的修建,辛辛那提、路易斯维尔和圣路易斯成为本地区和南部市场的小麦加工中心,布法罗和匹兹堡成为东部市场和海外市场的加工中心。1850年,大西洋沿岸中部各州的小麦产量仍比北部各州高得多,但到内战开始时,北部小麦的产量增长了125%。1870年,全国小麦总产量达 194764000蒲式耳。19世纪70年代,小麦生产中心从北部移向大平原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堪萨斯州、蒙大拿州、北达科他州、俄克拉何马州和华盛顿州的小麦产量几乎占全国总产量的一半。1930年,全国小麦总产量达88647万蒲式耳,居世界首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刺激下,1915年美国的小麦产量达到建国以来历史最高水平,为 10亿蒲式耳。20世纪50年代,美国有40个州种植小麦,其中堪萨斯州和北达科他州产量最高。1951年,美国小麦产量为99800万蒲式耳。当时每蒲式耳小麦的平准价格为2.42美元,市场价格为2.066至2.44美元。1952年,美国小麦产量为13亿蒲式耳,接近1947年的最高纪录。为维持小麦价格。1952年美国财政部共发放4亿美元的补贴。1952年5月,平均每蒲式耳小麦补贴65美分。

小麦

小麦xiaomaiTriticum aestivum

单子叶植物,禾本科,禾亚科。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秆中空或基部有髓,有分蘖,叶片长披针形,叶鞘常短于节间,叶舌短小,膜质。复穗状花序顶生,直立。小穗有3~9朵小花,单独互生于穗轴各节,有芒或无芒,颖果顶端有毛,腹面具深纵沟,易与稃片分离。全世界广栽培,品种或类型极多,我国种植以普通小麦为最普遍。按播种期不同,可分为冬小麦和春小麦。按春化阶段对温度的要求不同有冬性、半冬性和春性之分。麦粒用于磨制面粉,为我国北方主要粮食。麸皮可作饲料;秆为编织及造纸原料。

☚ 玉米   稻 ☛
小麦

小麦Xiaomai

禾本科。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叶二列互生,线状披针形。穗状花序顶生,每节具1小穗,小穗多花;颖卵形,5—9脉,外稃先端具芒,两性花,雄蕊3,鳞被2,具2羽状柱头。颖果椭圆形。全世界广泛栽培。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小麦的国家之一,栽培历史或谓已达4—5千年。是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以北方各省栽培为主。麦粒磨粉;麦芽入药助消化;麦麸是良好家畜饲料;麦秆可编织草帽、刷子、玩具等。

☚ 禾本科   大麦 ☛

小麦

小麦Xiaomai

我国是世界小麦起源的重要次生中心,是小麦栽培最古老的国家之一。据古书《广雅》注释,我国在二三千年前就已种植小麦了。植麦最早的地区集中于古文明发祥地——黄河流域。我国小麦栽培大约经历了几次飞跃:初期为二倍体一粒系小麦;以后经改良,小麦由二倍体一粒系发展为四倍体二粒系,这种小麦在我国新疆若羌古墓中曾有发现,被称为“戈壁麦”。再后发展为近代小麦的祖先——六倍体普通小麦。近几十年来我国栽培小麦又有新的飞跃,出现了一种优质高产的八倍体黑小麦。它基本上解决了结实少、籽粒不饱满的问题。目前我国已初步实现了良种化,全国育成和推广的小麦品种有130多个,占小麦总播种面积的90%以上。我国小麦不仅有悠久的植麦历史,而且是世界主要产麦国家之一。现在它的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仅次于水稻,居我国粮食作物第二位。1983年,我国小麦产量已占到世界小麦总产量的21%,成为世界上第二大产麦国。小麦是温带作物,一般发芽温度在15—20℃,低于2℃或高于30—35℃则不利,而且易染病害。冬小麦还有个低温春化阶段,绝大多数冬小麦品种,其春化阶段的温度以0—5℃为最适宜,历时约35—50天。冬小麦能耐-22℃的低温,这个温度指标决定了它在我国分布的最北界限(长城沿线)。也决定了它在我国分布范围的广泛性。全国从南到北、从平原到山区,几乎所有农区无不栽培小麦。但从播种面积的集中程度看,小麦主要分布于秦岭—淮河以北的黄河中下游,冬麦播种面积占全国70%,产量占2/3,是我国最大的小麦产区。以省而论,我国小麦主产于河南、山东、河北、安徽、陕西、山西诸省,其中河南省又是我国最大的产麦省。这个省小麦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1位,麦田主要分布于新乡以西、郑州—洛阳一线以北,各县冬麦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面积的40%多,有的甚至高达50%以上。我国冬小麦的垂直分布高度已达4 260米,春小麦达4 460米。根据耕作制度、栽培方法和品种特点,我国小麦分布在全国有三个类型区:春麦区,主要分布在长城以北、岷山、大雪山以西,其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春小麦的85%以上;北方冬麦区,主要分布在长城以南,六盘山以东,秦岭、淮河以北,即上面讲到的黄河中下游区;南方冬麦区,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折多山以东地区,其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30%。

☚ 水稻   大豆 ☛
小麦

小麦Triticumaestivum

单子叶植物,禾本科。一年生或二年生的草本粮食植物。茎秆一般中空5~7节,节间下部短,上部长。叶片窄带形。茎秆顶端生有1个直立麦穗,是由20个左右小穗构成。小穗排列成2行,每小穗有2~5粒果实,最顶端仅有1粒果实。因此,整个麦穗的正面比例面宽。果实俗叫“麦粒”,由于果皮与种皮连在一起不易分离,所以在播种时又常把果实叫麦种。果实一般卵形或椭圆形,果皮有黄白色和红色2种。我国栽培小麦已有四五千年历史,在较寒冷的东北、内蒙古、西北等地区,在春天播种,夏天收获,为一年生的春小麦;在华北和长江流域地区,在秋、冬播种,第二年初夏收获,为二年生的冬小麦。总产量仅次于水稻。北方居民用麦粒磨成面粉作为主粮,每百克含淀粉74~78克,蛋白质7~10克,脂肪1.3~1.8克,磷101~268毫克,钙20~38毫克,铁2.7~4.2毫克,除供食用外,还有养心安神、厚肠益脾之功效;麸皮(果皮和种皮)可用来作饲料,或炒熟用开水泡软作为诱饵,其香味集鱼能力强,可提高上钩率。

☚ 高粱   大麦 ☛

小麦xiǎo mài

《本草纲目》谷部第22卷小麦(109)。药名。
【基原】为禾本科植物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的种子或其面粉。
【别名】𪎌(《广雅》)
【性味】甘、凉。
❶《别录》:“甘,微寒,无毒。面温。”
❷孟诜:“平。”
❸《本草拾遗》:“皮寒,肉热。”
【归经】入心、脾、肾经。
❶《本草经疏》:“入手少阴经。”
❷《本草经解》:“入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
【功用主治】养心,益肾,除热,止渴。治脏躁,烦热,消渴,泄利,痈肿,外伤出血,烫伤。
❶《别录》:“除热,止燥渴,利小便,养肝气,止漏血,唾血。”
❷《本草拾遗》:“小麦面,补虚,实人肤体,厚肠胃,强气力。”
❸《医林纂要》:“除烦,止血,利小便,润肺燥。”
❹《本草再新》:“养心,益肾,和血,健脾。”
【用法用量】内服:小麦煎,一二两;或煮粥。小麦面冷水调服或炒黄温水调服。外用:小麦炒黑研末调敷。小麦面干撒或炒黄调敷。

小麦

小麦

禾本科。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须根系。茎为圆筒形,节间长, 中空,直立,有分蘖。叶互生,长披针形。复穗状花序。小穗无柄,有芒或无芒。颖果,椭圆形,腹面有沟。为甘肃的主要粮食作物。甘肃境内公元前3000多年前已有栽培。甘肃种植的小麦因播种期的不同有冬小麦和春小麦之分。陇东、陇南及中部的一部分地区以冬小麦为主,河西和中部的一部分地区以春小麦为主。小麦品种,1949年前以地方品种为主, 其后引进品种和甘肃自选自育品种在小麦生产中得以推广,如甘肃96号、碧蚂1号、阿勃、甘麦8号、定西24号、陇鉴196号等,先后为主栽品种, 提高了小麦产量。小麦的种植面积、产量和经济价值居全省粮食作物之首,且随着种植技术的改进,单位面积产量大幅度提高,种植面积大增。1920年全省小麦种植面积1 391. 94万亩, 总产5. 43亿斤, 分别占粮食作物面积和总产的62.3%、41.7%。1949 年, 全省小麦种植面积1499. 05万亩,总产14.41亿斤,分别占粮食作物面积和总产的37. 90%、34. 98% 。1965年, 小麦种植面积1 887. 39万亩,总产29. 49亿斤,分别占粮食作物面积和总产的39.96%、39.67%。1978年, 小麦种植面积2 140. 5万亩, 总产47. 21亿斤, 分别占粮食作物面积和总产的47.63%、46.23%。1985年小麦种植面积2229. 68万亩,总产62. 85亿斤,分别占粮食作物面积和总产的53.57%、59.23%。1995年小麦播种面积2 035. 96万亩,产量55. 88亿斤;1998年, 小麦播种面积1985. 25万亩, 总产量83亿斤。

☚ 甘肃农作物布局   玉米 ☛

小麦xiǎomài

中药名。出《本草经集注》。禾本科植物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 的种子。甘, 凉, 入心、脾、肾经。养心益肾,除热止渴。治脏躁、烦热、消渴、泄痢, 煎服: 30 ~60 克。种子含淀粉53% ~70%, 蛋白质11%, 糖类2% ~ 7%, 糊精2% ~10%, 脂肪约1. 6%, 粗纤维约2%, 尚含少量谷甾醇、卵磷脂、尿囊素、淀粉酶和微量维生素B 等。

小麦

小麦

小麦,又名淮小麦、小麦米。始载于《本草经集注》。为禾本科植物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的种子。 我国南北各省区普遍栽培。
本品味甘,性微寒。归心、脾、肾经。功能养心益脾,除烦止渴,止汗,利尿。主治脏燥、自汗盗汗、烦渴、淋病、疮疡、烫伤等证。用治妇人脏燥,精神恍惚,悲伤不能自主,常用本品配甘草、大枣以养心宁神,润燥缓急,如《金匮要略》甘麦大枣汤。体虚易汗或寝中盗汗,小麦煎汤饮服,有养心敛汗之功。本品若与通草配用,能清热通淋,可治淋病、身热、腹满等证。小麦外用治疮疡及水火烫伤,烧存性研末,油调敷,如加入栀子末则效果更好。入药以陈小麦为良。煎服,15~30g。
小麦粉、小麦麸亦供药用。小麦粉: 又名小粉,为小麦麸洗面筋后澄下之淀粉。味甘,性凉。归心经。炒熟后开水调服,能止泻、止痢。外用于痈肿发背、无名肿毒初起红肿作痛而未破溃者,将小粉炒焦黄用米醋调后熬成膏摊贴,如乌龙膏(《万表积善堂方》);加入大黄末、桑叶末和蜜调敷,其效尤佳,敷后便觉清凉而痛止。入药宜用隔年陈久者良。小麦麸又名麦麸、麸皮。味甘,性微寒。研末内服能补虚敛汗,止泻止痢。治体虚易汗、寝中盗汗,也可与牡蛎配伍同用。外用能散瘀止痛。治跌打损伤,用醋炒拌后涂敷伤处。如与酥油调敷,可消皮肤瘢痕。烧灰与冰片同用外搽,治口腔炎;炒研以酒调搽,治小儿眉疮。用醋拌蒸热,布袋盛,熨风湿痹痛及寒湿脚气。
实验研究: 小麦种子含淀粉53~70%、蛋白质约11%、糖类2~7%、糊精2~10%、脂肪约1.6%、粗纤维约2%。尚含少量谷甾醇、卵磷脂、尿囊素、精氨酸、淀粉酶、麦芽糖酶、蛋白酶及微量维生素B等。麦胚含植物凝集素。

☚ 楮实   甘蔗 ☛

小麦

小麦

本品为禾本科植物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 的干燥种子。栽培品各地均产。
小麦为太阴人药。功能为养心除烦,止渴。主要用于太阴人心烦口渴,脏躁等阴虚证。常与调理肺元汤加本品治太阴人大病后阴虚烦躁、心烦不眠、口渴、脏躁及不思饮食之证。常用量10~20g。

☚ 虎骨   大豆黄 ☛

小麦

小麦

维吾尔药物名补各达依,别名引台、甘都密、格云。为禾本科植物小麦Eriticum aestivum L.的种子或其面粉。国内外各地均有栽培。
本品性一级热、干性和湿性中等,味甘。功能祛寒消炎,软坚消肿,止咳平喘,肥体补虚等。主治寒性或黏液质性或黑胆质性疾病,如寒性各种炎肿、肿块,久咳不愈,寒性气喘,身瘦体弱等。种子打碎调糊外敷适量,面粉调糊外敷或煮成糊剂食用适量。本品食用过量,可引起腹胀,矫正药为葡萄醋或食醋。若本品缺货,可代用麦皮。本品可入敷剂、糊剂等制剂。

☚ 穆库没药   胡芦巴 ☛

小麦

wheat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3:1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