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接骨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接骨草 【名称出处】:《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 【概况】: 异名 史氏赤车使者、白龙骨(《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冷坑兰、冷坑青,猢狲接竹、痱痒草、血和山、乌骨麻(《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基源 为荨麻科楼梯草属植物庐山楼梯草的根或全草。 原植物 庐山楼梯草Elatostema stewardii Merr. 形态 多年生肉质草本,高30~50cm。被短状毛或无毛。 单叶互生,无叶柄,托叶钻状三角形,叶片斜椭圆形或斜倒卵形,长5~14cm,宽2~6cm,顶端长渐尖,基部在狭的一侧楔形,边缘通常在下部以上有锯齿,宽的一侧圆形,边缘在基部之上有锯齿,两面初时疏被短柔毛,后变无毛,侧脉约6对,钟乳体细小。雌雄异株;雄花序近圆形,直径达1cm,具短柄,雄花直径约2.5mm,花被5,船形,长约2mm,具短角,雄蕊5枚;雌花序托通常无柄,较雄花托为小,苞片狭椭圆形,有纤毛。瘦果狭卵形,长约0.8mm。 花期5~7月,果期7~10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卷.516页.图1031)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1100~1400m的山谷溪边或阴湿林下。 分布于陕西、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生药】: 采集 春至秋季采集全草或根茎,多鲜用。 药材产于浙江。 鉴别 鲜根茎呈不规则的圆柱形,多分枝,长3~10cm。表面淡紫红色,有结节,并具多数须根痕。断面暗紫红色,具6~7个维管束。 有青草气,味辛而苦,有毒性。 。【药性】:性味 ❶ 《全国中草药汇编》:“淡,温。” 功效 活血散瘀,消肿解毒,止咳。 主治 挫伤,扭伤,骨折,流行性腮腺炎,闭经,肺结核发热,咳嗽。《新华本草纲要》:“根茎:用于骨折,跌打损伤;茎、叶:治腮腺炎,闭经,咳嗽。”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鲜品30~60g。外用:捣敷。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治骨折:鲜接骨草根,加鲜苦参根等量,入黄酒捣烂裹敷伤处,外夹以杉树栓皮,固定,每天换1次。” 单方应用 ❶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治挫伤、扭伤:接骨草鲜全草,加食盐适量,捣烂外敷伤处。” 食疗 《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治咳嗽:鲜接骨草茎叶30g,炖猪肉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