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上海公共租界纳税华人会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上海公共租界纳税华人会 亦称“华人纳税会”。 上海民族资产阶级参与公共租界市政权的团体。1920年10月6日成立于上海。该会代表大会设代表81名,每年选举一次。 会议选举执行委员27名(1937年起增至35名),任期三年。执行委员推选主任1名,副主任1名,常务委员3名(后增至5名)办理会务。参加工部局的华人董事及工部局所属各委员会的华人委员,亦由纳税华人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该会会员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在公共租界内置有不动产价值500两纹银以上者;2、每年纳座落在公共租界内的地产及房捐税计10两纹银以上者;3、每年向公共租界工部局缴纳房屋年租500两纹银以上者。会员有选举代表大会代表之权。 会员居住公共租界五年以上,并有下列两种资格之一者可被选为代表大会代表:1、每年所纳座落在公共租界内的地税及房捐计纹银50两以上者;2、每年向公共租界工部局缴纳房屋年租1200两纹银以上者。到1931年,会员有3000余名。该会宗旨“专为发达界内之自治及公共之利益”。并积极主张华人董事加入工部局,打破帝国主义把持租界政权的局面。 五四运动时期,该会曾通过罢市决议,积极支持“三罢”斗争。纳税华人会是华人参政运动的组织形式,在上海租界历史上具有一定进步意义。 但该会仅致力于合法斗争,忽略了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表现出反帝的不彻底性。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