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赤壁赋
辞赋名篇。元代胡助作。见存于《纯白斋类稿》。赋写于延祐六年四月望后,系宋氏子邀作者同二三客游小赤壁有感而作。小赤壁在缙云古邑(在今浙江),传为刘晨修炼之处,因系溪山之胜,好事者追慕周郎风流,故赐此名。本赋先叙小赤壁的形势、有关传说及得名缘由,然后才叙写遨游其处的见闻与感受。文章对山川之美和游赏之乐有较为生动的描绘,其感慨是:“此山峻美实异”而美名不扬。它举出岘山因羊公而驰名,山阴托王右军而永誉,惋惜小赤壁不遇名贵之人;并且更进一步,因山及人,感叹“乘时徼利成名”与“刻志励行”而芜没的际遇悬绝,颇有不平之意。但最后采取的竟是“惟真乐是适,岂虚名足取”的自慰态度;且寄希望于太平盛世的重视文教,相信培养浩气,待价而沽,总会有“扬庭”的一天,表现了作者希求通达的愿望,以及刻苦自励终未能显名于天下的苦闷。这是封建社会一般士大夫共同的思想情绪。该赋写游赏之乐、扣舷而歌的情形;写客思郁塞、主者慰勉开释的情形等,率皆效仿东坡《赤壁赋》。描绘景物的文字流丽清隽,颇可动人。吴澄谓胡助文“如春兰茁芽,夏竹含箨,露滋雨洗之余,馥馥幽媚,娟娟净好”(《四库全书总目》引)。此赋之描摹文字,盖有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