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球藻法chlorella method利用小球藻体内叶绿素含量与某些除草剂浓度负相关的原理,来比较药剂活性的除草剂生物测定方法。常用于比较光合抑制剂的活性。 其方法是: 将单细胞小球藻(Chlorella vulgais)原液或藻种接种在培养液[每升含尿素0.2克、磷酸氢二钾(K2HPO4·3H2O)0.5克、硫酸镁(MgSO4·7H2O)0.1克、酵母提取液10毫升、2%柠檬酸铁溶液1毫升]中。25~30℃、2000~3000勒日光灯下培养至旺盛生长(透光率为40~50%)。在50毫升的三角瓶中,放入8毫升培养液、10毫升藻液和2毫升待测液。每个处理重复三次。瓶口用双层纱布盖好。为使每瓶内藻液及细胞数含量一致,藻液应事先经四层纱布过滤,吸取时应不断摇动。在上述条件下培养24小时。其间,应定时摇动三角瓶,以补充空气,防止藻液沉淀。培养终止时,每个三角瓶摇匀后取10毫升培养物,4000转/分离心10分钟,弃去上清液。加入10毫升甲醇,1~5℃黑暗条件下放置24小时提取叶绿素,定容后在665纳米波长下测透光率。由透光率查表求出叶绿素含量,并计算出IC50值。 应注意以下三方面: ❶ 许多类型的除草剂对小球藻生长均有影响。其中,对取代脲类、三氮苯类及杂环类除草剂最为敏感。氨基甲酸酯、酰胺、腈类次之,苯氧羧酸及醚类则基本无活性,不能用此法测定; ❷试验过程中光照度应一致。在一定范围内,光照度加大时,药效出现快; ❸选择配药溶剂时,除考虑溶解度之外,还应尽量减少对小球藻生长的影响。以甲醇、丙酮、二甲基甲酰胺较为常用。乙醇、环己酮对生长不利。乳化剂、可湿性粉剂对试验有干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