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农业模式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农业模式

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农业模式

把实行小流域综合治理,防止水土流失作为一项生态工程,科学制订规划,探索一套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采取农耕措施、植树造林措施和水土保持措施,以水土保持为核心,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改善小流域生态环境,提高小流域生态经济系统的整体效益。小流域综合治理是以小流域为单位,坚持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林、粮、果、药立体开发,种、养、加多种经营,达到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相结合,最大限度突出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该模式利用生态系统中不同海拔地带环境组分的差异和不同生物种群适应性的特点,在空间的立体结构上进行合理布局,发挥山坡地生态系统的整合效应,从而使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有机统一。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主要以小流域为单元,建立 “山顶戴帽,山腰种果,山下种养结合,立体布局,综合整治” 的小流域开发模式。在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中,可以因地制宜,建设以林果为主导,以山地草业为纽带的农、林、牧、副、渔合理配套的生态经济系统,既包括工程措施的科学配置,也包括生物措施的优化组合。通过科学治理和对生产要素的合理组装,使一片山地或一个小流域形成立体开发经营,土地综合利用,农林牧业协调发展的经济结构。其核心是建立果—草—牧—(菌) —沼的生态循环体系。小流域是以分水岭和出水口断面为界形成的自然集水单元,面积大小不一。从资源和利用特点来看,包括上部山冈、中部山坡和下部水流汇集与泥沙沉积区三个有机组成部分。
我国广大丘陵山区实际上是由无数大小不等的小流域所组成。小流域的地形地貌特征对于开发利用关系很大。按地形地貌将小流域分类,不同类别选用不同的利用、管理和整治模式。如四川省的“山顶松柏戴帽,山间果竹缠腰,山下水稻鱼跃,田埂种桑放哨”; 广东省的 “山顶种树种草,山腰种茶种药,山下养鱼放牧”; 河北省的 “松槐帽,干果腰,水果脚” 等都是依据当地的资源状况和农民长期实践总结归纳出来的小流域综合利用模式的形象表述。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以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使贫困山区脱贫致富。小流域综合治理要先制订好总体规划,采取适宜的农耕措施、植树造林措施和水土保持措施,以水土保持为核心,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改善小流域生态环境,提高小流域生态经济系统的整体效益。要因地制宜采用间种套种、增施有机肥、建立立体栽培模式等农耕措施,发展农牧业生产。在一切可利用但尚未利用且需要人为干预才能防止水土流失并获得效益的土地上,实施小流域治理,保护、开发和利用资源,实现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 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模式   生态农业技术 ☛
0000034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4: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