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历史教科书Xiaoxue lishi jiaokeshu
亦称小学历史课本。小学历史教材之一。是根据小学历史教学大纲编写的、具体系统地反映小学历史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在所有小学历史教材中居于核心地位。世界各国、各地区小学历史教科书的编写体制有所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
❶国定制(亦称统编制),由国家组织编写,全国统一使用,如中国、苏联;
❷审定制,由民间组织编写,经国家审核出版发行,如日本;
❸选定制,由民间组织编写,各地区、各学校自由选用,如英国、香港地区。我国小学历史教科书由国家有关教育部门统一编写,并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使用。一般采用古今中外合编的体例,其基本结构包括:目录、正文、图片、注释、习题、大事年表、朝代顺序表等。小学历史教科书要具体地落实、贯彻小学历史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小学历史教学目的、指导思想等,在编写原则上注重思想性、科学性与可读性的有机结合。
❶自始至终贯穿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叙述历史;体现阶级斗争观点,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说明中国历史是中华民族的各个民族共同缔造的历史等。
❷以一个历史事件、一个历史人物的“点”为主,以点串线,努力做到线索清晰、头绪集中、分量匀称、重点突出。如小学历史教科书的上册共27课,包括中国古代史、世界中世纪史的部分内容,也就是共27个“点”,它们串成一条“线”,即从原始社会一直到封建社会衰亡的整整一百几十万年的中外历史;下册共23课,即23个“点”,贯穿着我国和世界的近现代300多年的历史。这又是一条“线”。小学历史教科书是小学历史教学的主要依据,是赖以实现小学历史教学任务、目的的重要工具,亦是检查学生学习历史的成绩和评估历史教师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准。教师应该严格按照教科书的内容进行教学。首先,备课时通读全书,把握教材整体,明确各课各部分内容在全书中的地位和作用;然后,围绕教学目的,对教材做适当的精简或补充,以达到生动具体而又突出重点的教学效果;再者,教师要通过钻研课后习题并进行分类处理,更好地掌握教科书对学生的各方面要求,有计划地指导学生掌握基本历史知识,训练学生的能力,并适当地通过考查、考试、检查学生的历史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