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小儿霍乱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小儿霍乱

小儿霍乱

小儿霍乱,是指病儿吐泻并作,腹痛转筋,来势迅猛,症起骤急,发于卒然之间的一种病证。所谓霍乱,是形容病势急剧,挥霍撩乱的意思。它包括真性霍乱、副霍乱、食物中毒,小儿夏令吐泻及其他急性胃肠炎在内。多发于夏秋季节,严重的威胁着小儿的生命健康。
霍乱的发生,多由饮食不节,恣食生冷或不洁之物,或因感受寒湿暑温秽浊之邪,以致脾胃损伤,运化失职,升清降浊相干,浊邪上逆而呕吐,水液下迫而泄泻。正如《证治准绳·幼科》:“凡小儿吐泻,皆因六气未充,六淫易侵,兼以调护失宜,乳食不节,遂致脾胃虚弱,清浊相干,蕴作而然。”即所谓:“内有所积,外有所感,致成霍乱”。本病由于上吐不止,下泻不住,津液顿亡,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稚阴未长,更易导致筋失濡养,发生转筋,或皮肤松弛,眼窝凹陷等严重危象,年龄越小,预后越险恶。
湿霍乱:
❶暑湿霍乱: 多见于夏令炎暑季节,多伴有身热面赤,气促心烦,口渴溲赤,身重骨节痛,舌质红,苔黄腻,脉细数。亦称热霍乱。治宜芳香化浊,清利暑湿,选用藿香正气散,或连朴饮加减、黄连香薷饮等治之。
❷虚寒霍乱: 患儿吐泻,泻出稀水,色白如米汤样且量多,短时内面色转灰白,二目凹陷无神,四肢厥冷,腹痛喜按,呼气微弱,额冷汗出,舌质微紫,脉沉细而弱,此亦称寒霍乱。治宜温阳救逆。可选用附子理中汤,或四逆汤,或通脉四逆汤加猪胆汁汤。
干霍乱: 俗名“绞肠痧”,乃感受暑湿、秽浊、疫疠之邪,壅遏胃肠而成。其症欲吐不吐,欲泻不泻,腹中绞痛,烦燥闷乱,每于顷刻间,发生肢麻转筋,速用盐汤探吐之,必待其吐出宿食积痰,然后用玉枢丹、犀黄丸,或针刺十宣穴、委中穴。若患儿呕吐如喷,泻下如米泔样稀液,小便闭结,语声怯微,出现虚脱症状,则宜配合输液以抢救之。亦有主张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者,寒温并用,可以达到升清降浊,恢复肠胃功能的目的。若恶心呕吐甚者加干姜,四肢厥冷者加附子,烦躁者加豆豉、山栀,转筋者加蚕砂、薏苡仁,无尿者加茯苓、通草等。控制吐泻,是治疗本病的重要环节,但由于呕吐使汤药无法入口,针灸则可获得显著效果,常用气海、关元、天枢、足三里等穴;发热加十宣、曲池、委中穴出血;呕吐不止加内关、上腕;腹痛加中腕、公孙;泄泻加下脘、内庭;转筋加承山、阳陵;以上穴位,可选择应用,针刺与温灸,亦须灵活配合。
由于本病多因食不洁之饮食而发作,故应适当禁食,待病儿阳回脉复,吐泻明显好转后,常知饿索食,此时可给与适当的稀饭等,以和胃气,但晕腥油腻之品,应禁忌,以免导致食复。

☚ 小儿泄泻   小儿痢疾 ☛
0001916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9: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