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台子墓群战国至西汉墓群。位于辽宁朝阳袁台子乡。1979年发掘70余座,其中属于战国时期燕国境内东胡族的墓葬50余座,此类墓葬多殉葬狗首、羊首,曲刃青铜短剑、铜镞、铜刀、节约、铜环、带钩和陶器等,有鲜明的民族特点,也反映北方少数民族同中原文化交融的特点。战国时期的墓葬共发掘20余座,皆为土坑竖穴单人葬,随葬器物为陶器,每墓十余件。陶器有鼎、豆、壶、盘、匜、罐。个别墓葬还附加一夹砂红褐陶小罐,罐的形制与东胡墓中出土的相同。西汉时期墓葬共发掘49座,有长方形土坑竖穴墓、土圹木椁墓、砖室墓等。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墓葬陶器以鼎、壶、盆为主。中期以成对陶壶组合为主。晚期器类增多并出现了瓮、樽、盂、钵、灶等新器形,还随葬有铜钱及货币。这次发掘是建国以来辽宁首次大规模发掘的一处墓群,为研究战国至西汉时期辽西地区民族交流史及墓葬形制的演变和断代标准提供了新资料。 
袁台子墓群出土蒜头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