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小儿皮肤解剖与生理特点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小儿皮肤解剖与生理特点 小儿皮肤解剖与生理特点初生婴儿皮肤光嫩柔软,覆以胎脂一层系由皮脂、脱落的鳞状上皮与毳毛以及其他碎屑组成,起暂时性保护作用。表皮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等均薄,真皮乳头较平,毛细血管圈较充血且无规律,透现于表面,故皮肤色红;2~3日后红色渐淡,有轻度脱屑,鳞屑脱尽,皮肤颜色即由粉红色转为正常颜色。初生时皮肤含色素少,数周内开始增加。因真皮乳头与表皮皆较扁平,互相嵌入不深,两者连接不够牢固,故新生儿皮肤易发疱疹。初生婴儿周围血循环较差,生后14~17周这种无规律的血管网逐渐在真皮乳头层下形成正常的血管网和乳头中的血管环。皮肤上偶可见若干毛细血管扩张的小斑点,并非真的血管痣,可自行消失。初生时皮肤表面呈中性,胎脂pH值7.4,以后逐渐下降,到第一个月底pH值达到5.5,皮面开始呈酸性,初生时阴囊或乳晕皮色较深,乳腺稍肿胀,且有分泌物; 女婴阴道内膜上皮细胞增生,有乳状分泌物流出,有时婴儿外生殖器稍肿胀; 婴儿有粟粒样丘疹; 毛发过于茂盛等,以上皆因母体内分泌素经胎盘影响胎儿所致。 ☚ 急性喉炎 皮肤松弛症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