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朝阳岩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朝阳岩又名西岩。在湖南省永州市潇水西岩。以其岩口向东,故名朝阳岩。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有《渔翁》诗,因诗中有“渔翁夜傍西岩宿”句,故又名西岩。唐代诗人元结《游朝阳岩诗》,也指此。 朝阳岩 朝阳岩位于市区潇水西岸,又名西岩。唐永泰二年(766),元结任道州刺史时至永州,见其岩石东向,洞口东开,朝日初升,烟光石气,激射成采,遂命名为“朝阳岩”,并撰《朝阳岩》铭及诗,俱刻石。因元结有盛名于世,故继任永州守丞独孤愐、窦泌为之剪荆棘、建茅阁。柳宗元贬官永州期间,也常来此游赏,撰《游朝阳岩遂登西亭二十韵》,又作《渔翁》诗:“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此诗后刻岩壁。洞口石壁还有宋嘉祐五年(1060)二月五日张子谅题刻“朝阳岩”三大字。黄庭坚撰有《游朝阳岩》诗:“下入朝阳岩,次山有铭镌。藓苔破篆文,不辨瞿李表。嵌窦响笙磬,洞中出寒泉。”清代杨翰任永州知府时,寻黄庭坚原刻不见,便将原诗重刻于洞岩腹壁,又在其上刻黄庭坚遗像与像赞。岩洞左右壁互抱,状如半环,除元结、柳宗元、黄庭坚外,尚有宋周敦颐、张浚,明徐霞客,清何绍基等名人题刻。洞腹有石泉,前人就岩底凿石为“回曲”,泉水由“回曲”流入潇水,冬夏不涸,淙淙有声。岩顶有亭,即柳宗元所说“西亭”,古木参差。黎明日出,朝霞满江。 ☚ 愚溪 淡岩 ☛ 朝阳岩 朝阳岩又名西岩,位于永州城外的潇水西岸,离城约1公里。据传,唐朝诗人元结任道州刺史时,系舟岩下,见这里岩石东向,洞口东开,遂名朝阳岩。朝阳岩有上下两洞,洞口石壁上“朝阳岩”三字为宋嘉祐五年 (1060) 张子谅所题。岩洞左右石壁互抱,形成天然的拱形,壁上留有唐朝以来许多文人的题刻。洞内石泉,清澈刺骨,岩壁傍凿有“回曲”,泉水沿“回曲”流入潇水,淙淙作响,冬夏不息。洞通后山“青莲峡”,出口处有“听泉亭”。岩顶石树参差,亭阁面水依山而建,每当黎明旭日时,红霞映照,雾霭苍茫,飞舟南下,激流飞湍,绚丽旖旎,是为永州胜景“朝阳旭日”。 ☚ 零陵文庙 苹岛 ☛ 朝阳岩 朝阳岩又名西岩。位于零陵区坪阳南路南,居潇水西岸。洞口临江壁立,怪石嶙峋,幽邃深旷,怪异多姿。每当旭日初升,霞光与江雾相映,绚丽夺目,蔚为大观。“朝阳旭日” 为旧永州八景之一。唐永泰二年 (766),文学家、道州刺史元结游此,见岩石东向,岩口东开,名之“朝阳岩”,并作 《游朝阳岩诗》 和 《朝阳岩铭》 以赞其胜。柳宗元谪永州时常来此,留有 《游朝阳岩遂登西亭二十韵》、《渔翁》等诗篇。诗中有 “渔翁夜傍西岩宿”句,“西岩”之名因此。明崇祯十年 (1637) 三月,地理学家徐弘祖游此,在 《徐霞客游记·楚游日记》 中将其列为“永南”十二名洞之第五。岩分上中侧三洞。由岩顶循石级下至入口为上洞。洞旁篆石亭高10米,重檐歇山顶,1985年重修。洞口岩壁镌何绍基书题“何须大树” 四字。东西壁有元结、黄庭坚、黄建笑、吴大徵、杨翰、林绍年、邓宋之、林伯渠等名人的诗词题刻。中洞又名流香洞,长约500米,泉自岩出,冬夏不涸。前人就岩底左侧凿石为 “回曲”,用以流觞吟诗。壁上刻北宋嘉祐五年(1060) 张子谅书 “朝阳岩” 和米芾题 “秀岩” 等字。洞后为阴潜洞。侧洞居中洞之后,岩壁补刻柳宗元《渔翁》诗。出口处有听泉亭。洞通后山青莲峡,下有卷潮峰。岩背山顶有寓贤祠,祀唐宋谪官元结、黄庭坚、苏轼、苏辙、邹浩、范纯仁、范祖禹、张浚、胡铨、蔡元定诸贤。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二年 (1543)。现内设花圃。清咸丰八年(1858)、光绪年间、1919年、1957年,朝阳岩均得以维护。1980年辟为公园,全面整修,广植树木,风光更胜。朝阳岩现存唐、宋、明、清石刻121处,书体有篆、隶、行、草、楷书,成为书法宝库。“朝阳岩石刻” 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愚溪桥 香零山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