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小儿指纹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小儿指纹

又名虎口纹、虎口三关脉纹。出唐·王超《水镜图诀》。观察指纹以诊断疾病,是儿科独特的诊病方法,其法主要观察三岁以下小儿食指掌侧靠拇指一侧的浅表静脉,以第一节为风关,第二节为气关,第三节为命关。纹在风关是邪浅病轻,纹透气关是邪较深,纹达命关则病尤重,若指纹延伸至指端为“透关射甲”,则病更重。正常指纹红黄相兼,隐现于风关之内。纹紫为热,淡红为虚,青色为风、主痛,青兼紫黑是血络瘀闭。指纹的变化虽可反映病变的轻重、浅深,但只能作为辨证的参考。

小儿指纹

小儿指纹xiao’er zhiwen

中医大夫看病时要仔细观察小儿的食指,用一手握小儿食指,用另一手大拇指适当用力从命关向风关直推数次后,即观察。这种通过观察小儿食指掌面靠拇指一侧的浅表静脉,是中医诊断3岁以下小儿疾病的一种独特的方法。因为浮露于小儿食指掌侧前缘的络脉,是手太阴肺经的一个分支。通过观察肺之络脉的变化,可以判断全身脏腑经脉气血的盛衰情况。中医将小儿指纹分为风、气、命三关(见图)。食指的第一节部位为风关,即掌指关节横纹向远端至第二节横纹之间。第二节为气关,即第二节横纹至第三节横纹之间。第三节为命关,即第二节横纹至食指顶端。正常指纹为不浮不沉,不淡不滞,淡红略紫,隐隐显露于食指掌指横纹之内。一般而言,指纹显露浮于表面,多为病在表,常见于外感表证;指纹深藏肌肤之内,多属病在里,常见于内伤之里证;指纹颜色鲜红而露于肌表者,多属于外感风寒发热;指纹淡红隐而不露者多属虚寒里证;纹色深红紫暗者,为热极邪郁或血瘀内阻;纹色青紫,多见于肝热生风,或伤食停积;纹理青色,多主惊风、主痛、抽搐等;指纹色淡,多是体质虚弱,气血不足的虚证。观三关可查出病情轻重。如指纹现于风关,为病邪初侵,病较轻浅;若指纹见于气关为病邪已渐入里,病在发展; 若直透三关,病多危重。


小儿指纹

☚ 中医儿科切诊   中医儿科内治法 ☛

小儿指纹xiǎo’érzhǐwén

又名虎口纹、虎口三关脉纹。出唐·王超《水镜图诀》。观察指纹以诊断疾病, 是儿科独特的诊病方法, 其主要观察3 岁以下小儿食指掌侧靠拇指一侧的浅表静脉, 以第一节为风关, 第二节为气关, 第三关为命关。正常指纹红黄相兼, 隐现于风关之内。纹在风关是邪浅病轻, 纹透气关是邪较深, 纹达命关则病尤重。若指纹延伸至指端为“透关射甲”, 则病更重。指纹的变化虽可反映病变的轻重、浅深, 但只能作为辨证的参考。

小儿指纹

小儿指纹

小儿指纹是指食指桡侧显露的脉络。亦即皮下浅表静脉,又名“脉纹”、“脉形”、“指脉”或“虎口纹”。指纹是由手太阴肺经之脉分枝而来,由于婴幼儿皮肤嫩薄而易显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脏腑、经络、气血的变化和正邪的盛衰。所以察指纹与诊寸口脉象具有近似的临床意义,此法由《灵枢》诊鱼际络脉法演变而来。唐代王超在《水镜图诀》最早记载了指纹诊法。由于小儿气血未定,脉息难凭,历代医家以察指纹补小儿脉法之不足,协助诊断。临床常用于三岁以内的小儿。
察指纹的方法,先把小儿食指用清水洗净擦干,在光线充足处,检查者手执小儿食指,从桡侧远端向近端轻推,使指纹显露后观察。如观察不清时,可借用放大镜。指纹的部位,一般分虎口、风关、气关、命关四部。虎口纹位于虎口处,或刚达第一指节掌面横纹。风、气、命总称三关。风关位于第一指节的掌面; 气关位于第二指节的掌面;命关位于第三指节掌面。根据指纹的浮沉、颜色、部位和形状的变化可辨别疾病的表里,寒热、虚实和轻重。
浮沉分表里: 指纹显现于肤表者为浮,隐现于肤下者为沉。正常儿的指纹隐隐可见。初感外邪,邪尚在表,则指纹浮露;邪入于里,则指纹多沉。
红紫辨寒热: 正常儿指纹红黄隐现,血色精莹。纹色鲜红浮露,多为风寒表证;纹色淡红沉隐,多属虚寒里证;青紫而亮为血瘀、血热;紫黑而暗为气滞多寒;淡紫为虚热;青色主惊搐。
淡滞定虚实: 医者用拇指掌面外侧自命关向虎口推动,指纹很快消失,约一秒钟左右又很快重显称为流利。指纹消失缓慢或重显迟钝(超过两秒钟)则称为滞。正常儿指纹流利。纹滞每因邪热、痰饮、食积、气郁、血瘀等导致气血流行不畅,壅遏络脉所致,故纹滞主实证。指纹色淡多属体质虚弱、气血不足。
三关测轻重: 正常儿指纹短而直,多见于虎口,如指纹直达风关,为病初起,证候尚轻;纹见气关,为病邪深入,病势方甚;纹至命关则为病重。指纹延伸到指尖,为透关射甲(指),多属病危。病将全愈则纹亦短缩,故根据指纹三关可测知病情轻重。
纹形主病: 古有“十三指形”之说。《保婴撮要》分:
❶流珠形,主饮食所伤,内热欲吐,或肠鸣自利,烦躁啼哭。
❷环珠形: 主脾虚停食,胸膈胀满,烦渴发热。
❸长珠形:主脾伤,饮食积滞,肚腹作痛,寒热不食。
❹来蛇形:主脾胃湿热,中脘不利,干呕不食。
❺去蛇形: 主脾虚食积,吐泻烦渴,气短喘急,不食困睡。
❻弓反里形: 主感冒寒邪,哽气出气,惊悸倦怠,四肢稍冷,小便赤色,咳嗽吐涎。
❼弓反外形: 主痰热心神恍惚,夹惊夹食,风癎痰盛。
❽枪形: 主风热生痰发搐。
❾鱼骨形: 主惊痰发热。
❿水字形: 主惊风食积,胸膈烦躁,烦闷少食,或夜啼痰盛,口噤搐搦,饮食积滞。(11)针形: 主心肝热极生风,惊悸烦闷,困倦不食,痰盛抽搦。(12)透关射指形: 主惊风痰热,聚于胸膈,乃脾肺亏损,痰邪乘聚。(13)透关射甲形: 主惊风肝木克制脾土之败证。
在解剖上食指桡侧存在着较长的皮下浅静脉,当末梢循环良好时,手指远端小静脉不充盈,则远端指纹不显,旁支小静脉不显,指纹呈直形,且纹较短。如末梢循环不良,远端小静脉瘀血,表浅静脉周围的细小侧枝亦因血液不畅而充盈显现,则指纹由短而长,纹形亦由直而弯曲,分叉。
临床实验表明,指纹充盈度的变化主要与静脉压有关。在心力衰竭、肺炎等患儿,大多数向命关伸延,这是由于静脉压升高所致。静脉压愈高,指纹充盈度就愈大,也就愈向指尖方向延伸。指纹的色泽在某种程度上,可反映体内缺氧的程度,缺氧愈甚,血中还原血红蛋白量就愈多,指纹的青紫就愈明显。因此,在肺炎、心力衰竭的患儿多出现面色青紫,或青紫的指纹。贫血的患儿,由于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指纹也就变淡。望儿指纹对幼儿疾病的观察,有 一定参考价值,但必须结合其它诊法,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做出全面正确的判断。

☚ 儿科切诊   儿科辨证 ☛

小儿指纹xiǎo ér zhǐ wén

infantile finger loops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0:2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