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小儿内分泌功能特点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小儿内分泌功能特点

小儿内分泌功能特点

内分泌系统是一组无管的腺体,它们分泌的激素直接进入血液,和靶细胞的受体结合后,产生生物效应,成为生命活动的重要调节者。
下丘脑、垂体、松果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胸腺、肾上腺、性腺和胰腺等腺体皆于不同的反馈作用下,不停顿或间歇地分泌着激素。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分泌的各种释放(或抑制)因子,通过激素的负反馈或化学反馈作用来控制、调节垂体激素的分泌量、分泌率、和生理性的波动,以适应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机体最重要的下丘脑-垂体-靶腺系统所分泌的各种激素,相互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既是相互协调又是相互制约。下表简要提示下丘脑释放(抑制)因子对垂体、靶腺之间的相互关系。

下丘脑释放(抑制)因子对垂体、靶腺之间的相互关系


下丘脑与垂体前叶为神经-血管联系,垂体每一组门脉血流仅含某一种释放(或抑制)因子,促进(或抑制)某一种垂体前叶激素的分泌。下丘脑前区与促甲状腺激素和一部分促性腺激素分泌有关(属脉冲式分泌),中、后区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属经常性小量分泌)受雌激素的抑制。近正中隆突处与生长激素分泌有关。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的区域较广泛。下丘脑与垂体后叶为神经联系,视上(室旁)-垂体束的神经纤维到达垂体后叶,调节后叶激素的分泌。因此垂体激素的调节是非常复杂的过程,有些经过三级形式来完成,如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和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均经过长反馈、短反馈和超短反馈作用,来控制各种激素的分泌。
甲状旁腺激素、醛固酮及二个胰腺激素(胰岛素、高血糖素)则分别直接受血钙、钠、钾、葡萄糖等浓度所控制,属化学反馈控制,以维持内环境的稳定性。
内分泌系统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若一个腺体有缺陷,可使多个腺体受累。如幼年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时,可见性早熟,睾丸增大,溢乳症,提示垂体激素反馈作用的交迭;甲状腺激素不足,不但使TSH升高,而且促性腺激素亦升高。原理见下图。

垂体激素反馈作用


内分泌腺的功能受以下各种因素影响:
❶遗传因素:激素合成过程有一系列酶参预,若有关酶有先天性合成缺陷或不足,则可出现内分泌合成不足和功能失调(如21-羟化酶缺陷)。
❷激素前体物质:胆固醇、氨基酸、碘等的不足均影响有关激素的分泌。
❸环境因素:感染、寒暖、昼夜周期均会改变激素的分泌量。
❹内分泌间相互协同与拮抗:一种激素能决定血中其他激素的浓度,而血清中激素的浓度又可起反馈作用,改变腺体合成与分泌激素的量。
❺其他脏器功能:肝对激素的灭能作用,肾对激素或其代谢产物的排泄均影响激素于血中的浓度。
20多年来内分泌学已进展到细胞分子水平,对激素分泌的调节、释放、转运机制和细胞受体于生理效应中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另外,由于有了精确、敏感、特异的检查方法对内分泌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处理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小儿内分泌腺的发育和成熟处于不断变化和完善过程中,如肾上腺于胚胎第6周已开始形成并已具有明显的肾上腺胎儿皮质和新生儿皮质二层; 外层(新生儿皮质)将于生后形成成人带(包括球状带、束状带),而内层(胎儿皮质) 于生后二周起很快退化。成人带则于生后初三个月增加二倍。出生时脐血的皮质醇较高,达30μg/dl,可能其中一部分激素来自母体; 出生24小时后可达正常儿童数值。皮质醇于母孕期末对加速胎儿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成熟有密切关系。
小儿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影响更为突出。内分泌腺结构的些微改变均可影响激素的分泌和生物活性,并使血浆内激素浓度于游离状态与蛋白结合状态之间不能保持动态平衡。正常情况下激素释放有昼夜之差,又因应激状态而不同(如皮质醇、ACTH、醛固酮、生长激素、催乳素等),但合成或释放失去平衡时,则出现病理性过多或过少现象,产生亢进和减退的症状,如垂体性巨大畸形、垂体性侏儒症、甲状腺功能亢进和减退、肾上腺皮质增生与功能减退、二性畸形等。
另外,小儿内分泌系统和成人一样是体内一个重要的生理调节系统。当前对围生(产)期、新生儿及儿童的内分泌研究有了新的启示,如胎儿-胎盘单位合成的激素,雌三醇的含量多少可预测胎儿的发育情况以确保正常胎儿的娩出;又如初生婴儿,其垂体前叶已有功能,但后叶的分泌功能稍差;而甲状腺功能良好,生后第一天蛋白结合碘含量平均为4.7μg/dl,碘吸收率约20%,2~3天增加到较高水平。若胎儿甲状腺功能不全,则新生儿表现为骨龄延迟,大脑发育成熟慢,若给予母亲大剂量T3或T4则可以得到纠正,并可取得较好的效果,这是由于小儿基本生理功能的调节是通过激素分泌的水平来实现的。
☚ 类白血病反应   垂体性侏儒症 ☛
0000626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7:5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