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小型噴火兵器。因以凹腰葫蘆爲之,故稱。創製於明,便於隱藏携用,近戰燒敵。但受葫蘆之限,並非明軍常用兵器。明·茅元儀《武備志·火器圖說九》:“用凹腰葫蘆爲之,外以黄泥、紫土、鹽水和護一指厚,晒乾再灰布一層,外用生漆漆之,聽用。舊文章紙不拘多少,每次十餘張,燈火點燒灼,將水盆覆板上,將紙點灼,就放盆下,連蓋悶灰存性。每灰一兩,硝一分,硫黄二厘,共拌匀灌入葫内,用火種燒紅入内,隨即用干葛塞其口,收貯聽用。任放不熄,遇敵或夜行遇盗,藏於袖内,放開口迎面噴之,火發三四丈,燒鬚燎鬢,面目腐爛也。”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