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封事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封事fēng shì

同“封章”。崔峒《送丘二十二之苏州》:却将封事去,知尔爱闲眠。

封事fēng shì

密封的章奏,也称封章。柳宗元《游石角过小岑至长乌村》:“久忘上封事,复笑升天行。”


封事fēng shì

密封的章奏,也称封章。柳宗元《游石角过小岑至长乌村》:“久忘上封事,复笑升天行。”

古代名物 > 朝制類 > 文告契據部 > 奏札 > 封事
封事  fēngshì

亦稱“封章”。密封之奏章,古代臣下上奏機密之事,爲防泄露,用皂囊封緘呈進,故名。漢已用之,沿襲至清。《後漢書·明帝紀》:“于是在位者皆上封事,各言得失。”李賢注:“宣帝始令群臣得奏封事,以知下情。封有正有副,領尚書者先發副封。”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奏啟》:“自漢置八儀,密奏陰陽;皂囊封板,故曰封事。”《文選·揚雄〈趙充國頌〉》:“營平守節,屢奏封章。”清·孫承澤《天府廣記》卷二十九:“主察内外百司之官邪,或露章面劾,或封章奏劾。”

封事

封事

封建时代臣下呈向皇帝的密封文件。始于汉代。汉代章奏都不封口。只有奏陈重大秘密事项,防止泄漏,特用皂囊密封呈进,故称“封事”。“封事”除递送形式特殊外,与其它上奏文书无大差别。唐代仍用于秘密的进谏。杜甫诗:“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后世的密奏、密呈,都是封事的一类。

☚ 上疏   札子 ☛
封事

封事

奏议文的一种。密封的奏章。《汉书·宣帝纪》:“而今群臣得奏封事,以知下情。”如刘向《上灾异封事》《极谏外家封事》、张敞《论霍氏封事》、胡铨《上高宗封事》。

☚ 上书   劄子 ☛
奏章

奏章

本(本章) 章(章书;拜章) 疏(疏封;尺疏;奏疏) 题(题本)表(表章;云表) 奏帖 奏状 奏牍 露奏 露板 露版
书札,奏章:笺奏 牋奏
推荐人才的奏章:荐章 鹗表 鹗书 鹗章
有所议论的奏章:论草
评论辩驳的奏章:论驳
规劝皇帝的奏章:谏书 谏章 谏函 谏囊 谏猎书
劝登帝位的章表:劝进表 论天表
检举官吏罪状的奏章:劾奏 白简 言章弹文 弹章 弹事 弹墨
向朝廷揭发官吏罪状的奏章:参本
御史弹劾大臣的奏章:霜简
告发急变的奏章:飞变
古代辞让官职的奏章:让表 让章 让牍
旧时臣下感谢君主的奏章:谢章 谢表
道教斋醮仪式上写给天神的奏章:绿章 青词
旧时道士斋醮时恭读向神奏告的表章:申表
辩白的奏章:辨疏
条陈得失的奏章:谏疏
决心臣服的表章:誓表
秘密的奏章:密章
明代内阁直达皇帝的机密奏章:阁揭
密告紧急事变的奏章:飞章
机密封口的奏章:封章 封奏 封事
诬陷的奏章:险文
文辞华美的奏章:凤策
奏章的草稿:奏草 奏稿
章奏空出首幅,以供诏旨批答之用:需头
(臣子向帝王呈递的意见书:奏章)

☚ 奏文   公文 ☛
封事

封事

臣下上书皇帝,防所奏事泄,以袋封缄故称封事。《文心雕龙·奏启》: “自汉置8仪,密奏阴阳,皂囊封板,故曰封事。黽错受书,还上便宜,后代便宜,多附封事,慎机密也。”《汉书·霍光传》: “上令吏民得奏封事。”《旧唐书·杜正伦传》: “正伦与御史大夫韦挺、秘书少监虞世南、著作郎姚思廉等咸封事称旨,太宗为之设宴。”

☚ 封   封典 ☛
封事

封事

文体名。刘勰《文心雕龙·奏启》:“自汉置入仪,密奏阴阳,皂囊封板,故曰封事。”蔡邕《独断》:“凡章表皆启封,其言密事,得皂囊盛。”奏章以皂囊封缄呈进,为防泄密。《汉书·宣帝纪》:“而今群臣得奏封事,以知下情。”所云封事者,实则奏章。

☚ 制策   贴黄 ☛
0000525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0:0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