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导痰汤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导痰汤

《传信适用方》卷一引皇甫坦方。半夏(汤泡七次)四两,天南星(炮,去皮)、橘红、枳实(麸炒)、赤茯苓(去皮)各一两。为粗末,每服四钱,加生姜十片,水煎,去滓,食后温服。功能燥湿豁痰,行气开郁。治痰涎壅盛,头目眩晕;或痰饮留积不散,胸膈痞塞,胁肋胀满,头痛吐逆,喘急痰嗽,涕唾稠粘,坐卧不安,饮食少思。

导痰汤 《重订严氏济生方》

【组方药物】 半夏120克(汤泡7次) 天南星(炮,去皮) 橘红 枳实(去瓤,麸炒) 赤茯苓(去皮)各30克 甘草15克(炙)
【制剂用法】 上药6味,为粗末,每服12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10片,煎至24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
【主要功效】 燥湿豁痰,行气开郁。
【适应病证】 痰涎壅盛,头目眩晕;或痰饮留积不散,胸膈痞塞,胁肋胀满,头痛吐逆,喘急痰嗽,涕唾稠粘,坐卧不安,不思饮食。
【方义分析】 此为临床常用方。方中南星燥湿化痰,祛风散结,枳实下气行痰,共为主药;半夏功专燥湿祛痰,橘红下气消痰,均为辅药,助主药加强豁痰顺气之力;茯苓渗湿,甘草和中,为佐使药。全方共奏燥湿化痰,行气开郁之功。气顺则痰自下降,晕厥可除,痞胀得消。故可用于痰浊诸证。

导痰汤

导痰汤

出自《济生方》,由制半夏6克陈皮3克茯苓3克甘草2克枳实3克制南星3克组成。水煎服。有祛风导痰之功。主治痰延壅盛,时发晕厥,胸隔痞塞,或咳嗽恶心,不思饮食,舌苔白腻,脉滑者。现在常用治咳嗽痰多,以及中风昏迷,痰声𠾐𠾐者,对老年性慢性气管炎、肺气肿、中风而见上述症状者均可选用。本方对寒痰、湿痰,痰多色白质稀者最宜;对热痰色黄,粘胶难吐,或燥痰难咳者,当加减化裁用之。

☚ 二陈汤   温胆汤 ☛

导痰汤dǎotántānɡ

《妇人良方》方。制半夏二钱, 陈皮、茯苓各一钱, 甘草五分, 枳实、制南星各一钱。水煎服。功能祛风导痰。治痰涎壅盛, 时发晕厥, 胸膈痞塞, 或咳嗽恶心, 不思饮食。

导痰汤

导痰汤

本方出自《校注妇人良方》卷六。由《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二陈汤衍化而来。方由制半夏二钱,南星、枳实(麸炒)、茯苓、橘红各一钱,甘草五分组成。加姜十片,水煎服。功能燥湿豁痰,行气开郁。主治痰涎壅盛,胸膈痞塞,或咳嗽恶心,饮食少思。本方所治证属痰湿壅盛,阻于胸膈,上闭清窍,故治宜行气豁痰。方中南星燥湿化痰,祛风散结,枳实下气行痰共为君药;半夏功专燥湿祛痰,陈皮下气消痰为臣药,辅助君药加强豁痰顺气之力;茯苓渗湿,甘草和中,均为佐使药。全方共奏行气导痰之功。气顺则痰自下降,晕厥可除,痞胀得消。临床常应用于顽痰胶结的咳喘痰多胸闷,头痛头晕,坐卧不安,痰厥等。
涤痰汤(《奇效良方》卷一) 南星(姜制)、半夏(汤洗七次)各二钱半,枳实(麸炒)二钱,茯苓(去皮)二钱,橘红一钱半,石菖蒲、人参各一钱,竹茹七分,甘草半钱。水二盅,生姜五片,煎至一盅,食后服。功能行气散郁,豁痰开窍。主治中风,痰迷心窍,舌强不能言。
芎辛导痰汤(《证治准绳·类方》第四册) 川芎、细辛、南星、陈皮(去白)、茯苓各一钱半,半夏二钱,枳实(麸炒)、甘草各一钱。水二盅,姜七片,煎至一盅,食后服。功能导痰止痛。主治痰厥头痛。

☚ 温胆汤   苍莎导痰丸 ☛
0000414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6:3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