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寻思干之战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寻思干之战

耶律大石与西域诸国的战役。辽保大四年(1124年),辽亡前夕,耶律大石(辽太祖八世孙)脱离天祚帝,自立为王,率铁骑二百自河套西走,北行三日,过黑水(今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北),白达达献马四百匹,再西至可敦城(鄂尔浑河上游),驻北庭都护府,召集威武、崇德、会蕃、新、大林、紫河、驼七州十八部王,得精兵万余,组织官僚机构,重整部伍。旋西行,至寻思干(今苏联塔什干),西域诸国举兵十万,号忽儿珊,来拒战。耶律大石以萧斡里刺、耶律松山等率兵二千五百为右翼;萧剌阿不、耶律术薛等率兵二千五百为左翼;自率兵为中坚。三军并进,忽儿珊大败,僵尸数十里。耶律大石进驻寻思干,九十日,回回国王来降,又西行至起尔漫,即皇帝位,号“葛尔罕”,复尊号天祐皇帝,即西辽德宗。

寻思干之战

寻思干之战

亦称卡特万战役。中亚史上著名战役。12世纪初西迁的契丹人定都巴拉沙衮建立西辽后,继续向西扩张,进入费尔干谷地。伊斯兰历531年9月(1137年5月—6月),西辽军与前来抵抗的喀喇汗朝军队会战于忽毡,后者战败,大汗马赫穆德逃回撒马尔罕,求援于塞尔柱王朝苏丹桑贾尔,鼓动他统帅伊斯兰教诸国,抵抗异教徒,保卫穆斯林,得到诸国响应。呼罗珊、西吉斯坦、伽兹纳、马赞德兰和古尔的国王们都带兵加入了苏丹桑贾尔的联军。1141年7月,穆斯林联军10万多骑兵渡过阿姆河,首先向得到西辽支持的葛逻禄人进攻,并拒绝了西辽耶律大石的说情,胁令西辽接受伊斯兰教,耶律大石遂集合军队(包括原喀喇汗王朝境内的突厥人、汉人、契丹人)迎战。1141年9月9日,两军在寻思干(撒马尔罕)以北的卡特万(Katwan)草原会战。耶律大石遣六院司大王萧斡里剌、招讨副使耶律松山等将兵2500攻其右,枢密副使萧剌阿不、招讨使耶律木薛等将兵2500攻其左,自以众攻其中,三军俱进,大破西域联军,苏丹桑贾尔逃走,其妻及右翼统帅艾米尔库马吉、左翼统帅西吉斯坦国王以下被俘斩者达3万人。史称“在伊斯兰教中没有比这更大的会战,在呼罗珊也没有比这更多的死亡”。耶律大石乘胜进入撒马尔罕,西部喀喇汗王朝与花剌子模皆称臣归附,又西巡至起尔漫(今Kermaneh)而还。此役使塞尔柱王朝势力退出河中,西域诸国震惧,也使“契丹”威名远播西亚和欧洲,从此成为中国的代称。

☚ 仙人关之战   成吉思汗西征 ☛

寻思干之战

宋代耶律大石与西域诸国的战役。辽保大四年(1124年),辽亡前夕,辽太祖八世孙耶律大石脱离天祚帝, 自立为王,率200铁骑自河套西走,过黑水(今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北),再西至可敦城(鄂尔浑河上游),驻北庭都护府,召集威武、崇德、会蕃、新、大林、紫河、驼七州十八部王,得精兵万余,组织官僚机构,重整部伍。旋西行,至寻思干(今俄罗斯塔什干),西域诸国举兵10万拒战,耶律大石以萧斡里刺、耶律松山等率兵2500为右翼;萧刺阿不、耶律术薛等率兵2500为左翼;自率兵为中坚,大败西域诸国联军。即又西行至起尔漫,即皇帝位,号“葛尔罕”,复尊号天祐皇帝,即西辽德宗。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2:4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