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寺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寺人Sìrén

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掌府寺之官。宋寺人惠墙之后。”以官为氏。又,《姓氏考略》注“寺”引《元和姓纂》云:“古寺人之后有寺氏,有寺人氏。”以此而论,寺人氏之出,当不限于“宋寺人惠墙之后”。

寺人

寺人

古代宫中供使令的奄人。《周礼·天官·寺人》:“寺人掌王之内人及女宫之戒令,相道其出入之事而纠之。”《秦风·车邻》一章: “未见君子,寺人之令。”毛《传》: “寺人,内小臣也。”郑《笺》:“欲见国君者,必先令寺人传告之,时秦仲又始有此臣。”王先谦《集疏》:“君子,谓秦仲。《周礼》序官,内小臣、阍人、寺人、内竖,皆奄官。是内小臣为奄官之长,与寺人别。寺、侍,古字通。《释文》:‘寺,本亦作侍。’《序》云:侍御之臣。《左襄二十九年传》服虔注:‘秦仲始有侍御之臣。’ 是寺人即侍臣,盖近侍之通称。” 《小雅·巷伯》七章:“寺人孟子,作为此诗。”毛 《传》: “寺人而曰孟子者,罪已定矣,而将践刑,作此诗也。”郑《笺》:“此谗人欲谗大臣,故从近小者始。寺人,王之正内五人。作,起也。孟子起而作此诗,欲使众在位者慎而知之。既言寺人,复自著孟子者,自伤将去此官也。”《汉书·古今人表》寺人孟子列中之上。张晏注:“寺人孟子,违于《大雅》,以保其身,既被宫刑,怨刺而作。”《冯奉世传赞》: “孟子宫刑。”张晏注:“寺人孟子,贤者,被谗见宫刑,作 《巷伯》之诗也。”

☚ 吉甫   西人 ☛

寺人

王之正内五人。《詩經·小雅·巷伯》: “寺人孟子,作爲此詩。” 鄭玄箋:“寺人,王之正内五人。”

寺人sì rén

〖名词〗
官名。古代宫中侍御的小臣,相当于后世的宦官(1)。《寺人披见文公》:寺人披请见,公使让之,且辞焉。——寺人披请求进见,晋侯派人责备他,并且推辞不见。

寺人

官名,古代宫中供使令的小臣。后世将宦官称为“寺人”。《周礼·天官·寺人》:“~掌王之内人及女宫之戒令。”

寺人

寺人

官名。西周时期置。掌王宫女奴戒令。《周礼·天官冢宰》: “寺人: 掌王之内人及女宫之戒令。相道之出入之事而纠之。若有丧纪、宾客、祭祀之事,则帅女宫而致于有司,佐世妇治礼事。掌内人之禁令,凡内人吊临于外,则帅而往,立于其前而诏相之。”

☚ 四平将军府列曹参军   寺丞 ☛
寺人

寺人

古代对宦官之别称。其称始见于 《周礼·天官·寺人》:“寺人掌王之内人及女宫之戒令。”原为古代官名。后因宦官职掌与其相近,故用以称宦官。

☚ 太监   奄 ☛
寺人

寺人

官名。宫内侍御小臣。《诗·秦风·车邻》:“未见君子,寺人之令。” 郑玄注:“寺人,内小臣也。”掌内侍及女宫戒令、纠察宫门出入、佐世妇治礼等。春秋时亦称“阉”、“竖”。掌宫内侍卫、御车、守藏、主屦等事。自东汉始即专以称宦官。三国魏、晋有寺人监。北魏有寺人之官,孝文帝太和十五年 (491) 官品令定寺人佐从六品上。隋、唐内侍省置员6人,唐为七品下,掌皇后出入执御刀侍从。

☚ (五) 宦官   中官 ☛

寺人sì rén

古代宫中的近侍小臣。多以阉人充任。东汉以后用以称宦官。《本草纲目 ·人傀》:“犍者,阳势阉去,寺人是也。”《九灵山房集·丹溪翁传》:“宋理,宋朝寺人。”

寺人

palace attendant

寺人

奄官名。西周设置,也称巷伯。《诗经·小雅·巷伯》中有“寺人孟子,作为此诗”之语。集传,“寺人,内小臣,盖以谗被宫而为此官也。”西周金文《裘卫鼎》中有“内史友寺刍”(《文物》1976年第5期),当是名叫刍的寺人担任了内史的僚属——内史友。《周礼·天宫》之属也有寺人,以宦者充任,是管理王宫内宫女的小官吏。春秋时各国多沿置之。唐内侍省亦置寺人,掌皇后出入执御刀冗从。员额六人,秩从七品下。参见“巷伯”。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7: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