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对转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对转

指古音中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之间的相互转变。如“寺”是阴声(上古之部),从寺得声的“等”却是阳声(上古蒸部),这是阴阳对转。“由”为阴声(上古幽部),从“由”声的“笛迪”却是入声(上古觉部),这是阴入对转。同源词“迎”和“逆”,一个是阳声(上古阳部),一个是入声(上古铎部),这是阳入对转。对转在与旁对转等术语相对时,仅仅指相配的阴、阳、入韵部的相转,如之部、职部、蒸部三者的相转为对转,之部若与锡部有相转的现象,尽管也是阴声和入声的关系,就属于旁对转了。对转的现象在古音的押韵、谐声、通假、注音等材料中很普遍,其中对阴阳对转和阴入对转为常见,阳入对转较少。现代学者多认为,对转是以两者的主要元音或韵尾的相同或相近为根据而发生的转变关系。对转的概念由清代孔广森首先提出,因为他只分古韵为阴阳两类 (入声包括在阴声中), 所以他只说 “阴阳对转”。

对转

对转duizhuan

音韵学术语,指上古汉语中阴声、阳声和入声三类韵母之间的转换,具体表现为音节收尾辅音的增减和变异。“转”字最初写作“啭”,本义是指印欧系语言(如梵语)的词形变化,如名词的变格、动词的变位等。汉语中没有与印欧语中相应的语法范畴,所以只借用这个术语来概括构词和造字的音变。比如“待”是元音尾的阴声字,“特”是收塞音尾的入声字,“等”是收鼻音尾的阳声字,而这三个字都从“寺”得声,于是古人便可解释:“待”和“等”的语音关系是“阴阳对转”(-∅~-η),“等”和“特”的关系是“阳入对转”(-~-k),“待”和“特”的关系是“阴入对转”(-∅~-k)。对转的前提是主元音必须相同。

☚ 阴声   上古音 ☛
对转

对转Duizhuan

音韵学术语。音韵学家把古音分为阴阳两类或阴阳入三类,阴声、阳声和入声之间可以互相转变,这叫对转。对转的条件是主要元音相同,转换的只是韵尾。比如阳声的an、ang、am失去鼻音韵尾-n、-ng、-m就变成阴声,其鼻音韵尾-n、-ng、-m变成塞音韵尾-t、-k、-p就变成了入声。反过来,阴声可以增加鼻音韵尾或塞音韵尾变成阳声或入声; 入声可以失落塞音韵尾变成阴声, 也可以由塞音韵尾转换成鼻音韵尾,成为阳声。把古音分为阴阳两大类的学者所说的阴阳对转实际包括入声变化在内。

☚ 入声   旁转 ☛

对转

音韵学术语。指汉语语音在历史演变过程中,阴声韵、阳声韵和入声韵互相转变的一种现象。凡主要元音相同,只是韵尾不同的韵母之间的相互转变谓之对转。 如古韵“之[ə]”、“职[ək]”、“蒸[]”3部,主要元音都是[ə],如“职、蒸”失去韵尾[k]、[η]则变为阴声,反之,“之”若加上韵尾[k]、[η]又可变为入声和阳声, “职”若韵尾变成[η]又成为阳声,反之亦然。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9:4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