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三语掾(将无同)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三语掾(将无同) 《世说新语·文学》:“阮宣子(阮修)有令闻(好名声),太尉王夷甫(王衍)见而问曰:‘老庄与圣教同异·’对曰:‘将无同(将无,莫非;将无同,就是大约差不多)。’太尉善其言,辟之为掾(掾是古代从属官员的通称)。世谓三语掾。”又见《晋书·阮瞻传》。 西晋时,士大夫崇尚玄谈,追慕高雅,以抽象虚浮的言谈为超脱尘俗,故王衍(或王戎)激赏“将无同”这样模楞两可的话。 这是当时政治腐败、思想颓废的表现。 后世诗文中常把“三语掾”作为对幕府官员的赞美之词。 唐·元稹《答姨兄胡灵之见寄五十韵》诗:“官曹三语掾,国器万寻桢(桢,筑墙时两端树立的木柱,引申指支柱)。”见《长庆集》卷十一)。 附明:关于“将无同”的含义,宋、明诸家有多种解释,总之有三种意见:(一)不同,(二)相同,(三)莫非相同,该是相同。 现通常解为后者。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