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对床夜语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对床夜语 对床夜语南宋范晞文作。五卷。论诗注重以比较方法探索古今诗人之继承创造,颇有创见。受严羽理论影响明显,主张“妙悟”。对当时流行的“四灵”派诗人以及晚唐诗风多所批评,以矫正纤巧时风。其论诗观点常为后人吸取,有一定影响。有近人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本,中华书局1983年出版。 ☚ 䂬溪诗话 碧鸡漫志 ☛ 对床夜语 对床夜语诗话著作。宋范晞文撰。范晞文,字景文,号药庄,临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太学生出身。度宗咸淳二年(1266),因上书劾贾似道,贬窜琼州(今广东琼山)。入元不仕,寓居无锡以终。一说曾仕元提举杭州路学,转长兴丞,致仕后寓居无锡。《对床夜语》,或作《对床夜话》,五卷,一百三十七则。内容以论评、诗法为主,兼及考释、标句。书前有理宗景定三年(1262)冯去非序,称其“大类葛常之《韵语阳秋》”。其主要观点,一是要求真情实感,“直写其事”。如称蔡琰《胡笳十八拍》以“身历其苦,词宣乎心,怨而怒,哀而思”,故能“千载如新”;称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入门闻号咷”等句“舐犊之悲,流出胸臆”。二是要求“情景兼融”,虚实结合。如称杜甫诗有“景中之情”,有“情中之景”,有“情景相融而莫分”,有“一句情一句景”等多种表现形式,“固知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又以情为“虚”,景为“实”,认为好诗当“以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等。三是要求炼字用事,自然含蓄。如称炼字“要使一句之意尽于此字上见工”,“生字”应“下得不觉”,“死字欲使之活”;称杜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非谓以万卷之书为诗”,用事当“融化斡旋,如自己出”。此外,书中论诗法诗格,往往追溯渊源,取古人诗句相类处进行比较,于读者亦不为无益。更值得注意的,是书中对“四灵”、江湖诗人的批判:“‘四灵’,倡唐诗者也,就而求其工者,赵紫芝也。然具眼以为未尽者,盖惜其立志未高而止于姚、贾也。学者闯其阃奥,辟而广之,犹惧其失。乃尖纤浅易,相煽成风,万喙一声,牢不可破,曰:此‘四灵体’也。其植根固,其流波漫;日就衰坏,不复振起。吁! 宗之者反所以累之也!”“今之以诗鸣者,不曰‘四灵’,则曰晚唐,文章与时高下,晚唐为何时耶!”所言均颇有见地。唯其指责“四灵”立志未高,止于晚唐姚、贾,实则书中也不过抬出晚唐另一位诗人许浑来代替姚、贾,想以此纠“四灵”、江湖诗人流风之偏而已。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推重许浑而力排李商隐,尤非公论”。然又称:“当南宋季年,诗道陵夷之日,独能排习尚之乖”,“其所见实在江湖诸人上,故沿波讨源,颇能探索汉魏六朝唐人旧法,于诗学多所发明。”有《历代诗话续编》本。 ☚ 江西诗派小序 对床夜话 ☛ 对床夜语 《对床夜语》 五卷,宋范晞文撰。……是编成于景定中,皆论诗之语……亦不能无所舛讹。其推重许浑而力排李商隐,尤非公论。然当南宋季年诗道陵夷之日,独能排习尚之乖。如曰:“四灵,倡唐诗者也。就而求其工者,赵紫芝也。然具眼犹以为未尽者,盖惜其立志未高,而止于姚、贾也。学者闯其阃奥,辟而广之,犹惧其失。乃尖纤浅易,万喙一声,牢不可破,曰此四灵体也。其植根固,其流波漫,日就衰坏,不复振起,宗之者反所以累之也。”又曰:“今之以诗鸣者,不曰四灵,则曰晚唐。文章与时高下,晚唐为何时耶?”其所见实在江湖诸人上,故沿波讨源,颇能探索汉、魏、六朝、唐人旧法,于诗学多所发明云。 对床夜语南宋范晞文撰。5卷。有《历代诗话续编》本。此书全为论诗之诗,不甚述考证笺释及琐闻杂说,结体省净。它对唐诗研究的最大贡献是在诗歌艺术方面。著者每取古人诗句相类之处,比较论评。比较的作品或出于同一作家,或同为某一时代诗人之诗,或分别为不同时代诗人之诗。比较的对象从字法、句法、篇法及其它修辞方式到构思、措意、造境、风格,不一而足。这是全书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如谓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与刘希夷《代悲白头翁》“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之意同,但刘诗在“气长句雅”上却不及杜诗。戴叔伦《对月》“明年此夕游何处,纵有清光知对谁”,“欲脱其胎而不可,盖才力不逮也。”而苏轼《中秋月》“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用其意”,遂成绝句。这四首虽不必有相互“脱胎”之关系,但气味相类却不可否认。把它们放到一起比较,对意境之同异、沿革之成败、艺术之高下皆有深入之认识。又如以大段篇幅论析“唐人绝句有意相袭者,有句相袭者。”对杜诗倒装句法、情景关系、叠字等亦有精论。如倒句,“多欲以颜色置第一字,却引实字来,‘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是也。不如此则语既弱而气亦馁。”同时摘引了杜诗中其它八联以充实此说。诚如《四库提要》所说:“沿波讨源,颇能探索汉魏六朝唐人旧法,于诗学多所发明云。” 对床夜语形容亲友聚会的欢乐之情。宋张元幹《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词: “万里江山知何处? 回首对床夜语。” 对床夜语 对床夜语宋·范晞文撰。五卷。文字景文,号药庄。生卒不详。钱塘 (今浙江杭州) 人。太学生,度宗咸淳二年因劾权相被陷,窜琼州。入元不仕。此书成于理宗景定年间,命名虽类笔记,实皆论诗之语,不甚记述考证笺释及琐闻杂说。其论诗主严羽“妙语”,“别材”之说。重“运思写心”,“情融神会”。此书较早地把诗中情、景明确视为密不可分的意境构成要素,谓诗歌作品要有“景中之情”,“情中之景”,“情景相触而莫分”; 强调诗歌创作要能“化景物为情思,从首至尾,自然如行云流水”; 并进一步认为,意境贵含蓄,“诗在意远,不以词语丰约有拘”,又须“有曲折之意”。于“四灵”,“江湖”派诗皆甚轻视。评说他们是“立志未高而止于姚贾”,“相煽成分”,“万喙一声”,流于“尖纤浅易”。所见高出时人。其探讨诗歌作法,则沿波讨源,每摘取汉魏六朝唐人之或立意或意境相类的名篇佳句,加以比较评论,於诗学多有发明。同时,对前代诗歌艺术技巧方面问题的研究,也有不少精到的见解。如论炼字,称“要使一句一意尽于此字上见工,”用字应“自在”,不可“失于有意”。用“生字”,须“下得不觉”; 用“死字”,亦“欲使之活”。再如论用事,以“融化斡旋,如自己出”者为“精”,而使事过多,类同“编事”,则实为病。但也因其不谙古音,不知拗律,而议论有所不当,及称引考证时有舛误之处。有《学海类编》本,《知不足斋丛书》本,《历代诗话续编》本。 ☚ 沧浪诗话 词源 ☛ 交谈 交谈过(过话) 语言 交口 交言 交语 交辞 答话 搭话 攀话 攀谈 言谈 盘话 相谓 ☚ 交谈 交谈的程度 ☛ 对床夜语一名《对床夜话》。诗论。宋范晞文撰。五卷。晞文字景文,号药庄,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太学生。咸淳中曾上书劾贾似道。入元,流寓无锡以终。此编冯序谓:“景定三年(1262)十月,予反范君景文授以所著书一编”,可知此书成于南宋末年。多为论诗之语,不重记事,亦不重考证笺释。多从前代不同诗人作品中,摘录在立意或意境上互有联系之诗句,予以比较品评,定其高下。《四库全书总目》谓:“其所见实在江湖诸人之上,故沿波讨源,颇能探索汉魏六朝唐人旧法,于诗学多所发明云。”持论受严羽《沧浪诗话》影响,主“妙悟”说,于“四灵”及晚唐诗风多所批评。此编在诗话之方法论上有所创新,对后来诗话有一定影响。有《百川学海》本,《八千卷楼丛书》本(均题《对床夜话》),《知不足斋丛书》本,《历代诗话续编》本。 对床夜语duì chuánɡ yè yǔ两人对床夜间共语。参见“对床夜雨”。 对床夜语duìchuáng-yèyǔ见“对床夜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